脱贫攻坚新风貌记者带你走村入户看变化
红塔区精准执纪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自年以来,红塔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把握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对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扶贫领域各类违规违纪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扎实有力的措施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红塔区安排脱贫攻坚纪律检查具体工作,对各乡(街道)纪(工)委、区扶贫领导小组提出明确要求,并进行约谈,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强化学习,深化认识,提高监督执纪政治站位,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构建监督执纪问责体系。先后制定下发《红塔区纪委红塔区监察局关于加强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的通知》《红塔区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及整治成效提出明确要求,确保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全覆盖。
同时,以上率下整合联动,多措并举落实工作措施。由区纪委常委班子主动认领、强化责任担当,深入乡(街道)和村(社区)、小组,督促指导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建立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执行情况月抽查制度,以乡(街道)纪检组织为主体,每月随机抽取贫困村、贫困户核实情况。进一步拓展信访举报渠道,搭建“信、访、电、网”四位一体的举报平台,形成立体式收集、多渠道受理的接访接待格局。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把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常规巡察重点内容,组织开展专项巡察。
目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强化执纪问责,高举问责的“鞭子”,时刻警醒各级党委、纪委认真查处扶贫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通过加强与信访、财政、审计、农业、扶贫、民政、教育、卫生等联动协作部门的配合与交流,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准确发现问题线索,对扶贫领域开展“精准”监督,严厉查处违纪问题,切实发挥监督综合效应。
(玉溪日报记者张雯通讯员孟惠芝)
峨山发展林果业助农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峨山县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宜树则树、宜果则果,通过政策支持、产业帮扶、技术提升、生态补偿等方式,立足区位优势,找准产业定位,全力加快林果产业规模化种植和提质增效,使林果业成为助力山区群众脱贫增收的“加速器”,通过发展林果业助推农民脱贫致富。
年,对于塔甸镇大西村委会下白皮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祝永昌一家来说,正是依托华山松种植让全家实现了脱贫摘帽。
祝永昌:
“从祖辈就开始种植荞麦,将荞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十多年前,在镇、村扶持下开始种植华山松,目前我家种植的华山松已经发展到了30多亩,其中有10多亩开始挂果了,年仅华山松松果一项就实现增收两万多元。起初,还有人反对栽华山松,说栽华山松占了种荞麦的地,没地种荞麦就会饿肚子。现在,栽华山松比栽荞麦收入要翻一倍多,大家都支持种华山松了。”
据悉,从年起,在市、县林业部门的结对帮扶下,林业部门对划定的亩华山松进行抚育管理,并针对种植密度大影响林木生长和挂果的进行抚育间伐,促进了华山松成长和提质增效。现在,整个大西村委会的华山松种植面积从年的亩发展到了现在的亩,挂果面积多亩,华山松成为了大西彝族山苏群众继核桃之后的林业增收产业。据大西村委会主任祝林生介绍,华山松经过抚育管理后,挂果比较多,品质也比较好,老百姓摘松果下来卖,每家的收入不会少于四五千元。
像大西村委会一样,现如今,峨山县的许多地方都将林果种植作为优化结构、提升农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点产业加以培植。各地整合产业基金、扶贫专项资金、支农信贷等政策,在资金扶持、产业引导和基础配套、技术扶持上一宽再宽,稳定扶持补助政策。在山区、半山区发展以核桃等为主的经济林木,并强化技术措施,抓实管理,全力推进经济林木提质增效。目前,全县累计发展核桃种植面积41.2万亩、竹子20万亩。年,全县实现核桃总产量92.27万公斤、总产值万元,全县76个村(社区)种植核桃的占96%,实现农业人口人均增收元。同时,峨山县稳步推进甸中―十街特色生物产业园规划建设,通过企业示范、带动群众参与、园区产业推动等方式,加快油橄榄种植向规模化发展。峨山县还精准布局,选优品种,以油桃、三华李、小枣、猕猴桃、车厘子、桔子等为主的温带水果产业稳步发展。全县温带水果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群众收益不断增加。以林果业为基础产业的峨山县高原特色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林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不断凸显。(玉溪日报特约通讯员曹文学)
送技送医助脱贫
近日,华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县民宗局、医院等6家单位到盘溪镇矣得村,为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讲解种植养殖技术和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培训会上,技术人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讲解了西红柿、小铁头等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和猪、牛、羊等牲畜养殖技术,解答农户疑问。同时,工作人员还发放资料多份,指导建档立卡贫困户掌握规范化、科学化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发展产业能力。在义诊现场,医院的医生采取现场体检、答疑解惑、指导就医等多种形式,为前来就诊的80多名群众提供了全面便捷的医疗诊治服务,让广大就诊者感受到健康扶贫带来的温暖。(玉溪日报特约通讯员李艳通讯员周雪丽)
市工商联精准脱贫成效显著
年以来,市工商联在帮助挂钩联系点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引导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感恩人民,助力脱贫攻坚。
以“万企帮万村”为载体,推进产业扶贫。市工商联发挥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职能作用,大力推进“万企帮万村”工作,采取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等措施,动员民营企业与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智力扶村、捐赠帮村等手段,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脱贫致富。通过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在全市7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民营企业帮扶“全覆盖”。目前,全市共动员96户民营企业与82个贫困村确定结对帮扶关系,实施帮扶项目个,投入帮扶资金.74万元,帮扶困难群众人。
以“改善条件”为目标,推进教育扶贫。市工商联争取省工商联、省鞋业商会捐资60万元,为扶贫联系点新平县平甸乡磨皮村完小配套建盖“光彩小学”教学综合楼,建筑规模.44平方米,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动员民营企业实施“百名学子圆梦”行动,资助名山区贫困大学生;动员商会开展资助贫困学生活动,向1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资助人民币3万元。
以“精品农业”为支撑,推进定点扶贫。市工商联牵头与“褚橙庄园”投资开发商协商,为磨皮村协调引进“褚橙”项目,新建“褚橙”磨皮基地。磨皮村六个村小组.6亩土地一次性流转给“褚橙”金泰公司,定植苗木28.3万株,地租外加青苗、果木补偿费及零工工资、管护工资等,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年试挂果成功,年全面进入挂果投产期,年预计产值万元,“褚橙”精品农业、高端农业支撑脱贫的大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动员机关干部职工为联系户捐款元,直接协调落实配套资金54万元,为磨皮村社会经济发展再添新动力。
以“授人以渔”为思路,推进智力扶贫。以专题党课的形式,以“千堂党课下基层”为载体,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内生动力”。为磨皮村党员干部开展党课教育5次。依托市农资商会组织实施技术到户培训,每年为联系村举办2次上百人参加的种养殖科技培训,将繁杂的科技理论化为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培训内容涵盖甘蔗、烤烟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经果林栽培技术、养殖防疫等多方面,累计培训村民人次。
以“光彩事业”为平台,推进公益扶贫。积极倡导全市民营企业踊跃投身脱贫攻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年玉溪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接收捐赠金额达.35万元,转出捐赠资金.55万元,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项目扶贫及资助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环保等社会公益事业。年8月16日,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精准脱贫百日攻坚战推进会视频会议上,动员全市42户企业累计为全市精准脱贫百日攻坚战捐助帮扶资金万元,其中7户民营企业捐款金额超过百万元。(玉溪日报记者邢定生通讯员刘亚丹)
玉溪军供站助力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
红塔区研和街道玉屏5组小河村是玉溪军供站的扶贫联系点,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玉溪军供站采取“输血+造血”相结合的帮扶思路,做到既扶贫又“扶智”,全力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帮助贫困户树立发家致富的信心,助力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
“韭黄被水淹,一点收成都没有了,家里又欠下了债,日子难过啊!”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小河村村民普绍龙最难熬的一年,也是迎来命运转变的一年。初中毕业的普绍龙长期靠打零工和种地来维持家中的经济来源,74岁的父亲普家才是村里的低保户,由于常年生病,家中早已欠下了外债。韭黄被淹,眼看到手的收入又打了水漂,正当普家父子为此焦虑时,玉溪军供站的工作人员找到了家中。
普绍龙:
“他们说给我安排个工作,让我学厨艺,包吃包住一个月还有块的收入。但除了苦力活,我一样都不会,能干什么呢?”
普绍龙的顾虑源于多年来找工作屡屡碰壁的经历,由于文凭低、没有技能,一直以来普绍龙只能在建筑工地、工厂找些零活干,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在他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玉溪军供站的工作人员最终帮普绍龙打消了顾虑,去年9月份,普绍龙进入军供站餐饮部工作。
普绍龙:
“半年里,我学到了手艺,有了稳定的收入,再学两年,我就自己开个小馆子,然后攒点钱重新盖下家里的房子,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精神扶贫和创业扶贫齐头并进,军供站组织帮扶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子、交朋友,帮思想、帮生活、帮就业、帮生产、帮信息。年,小河村还有另外两名青年在军供站的帮助下实现就业,并像普绍龙一样树立了发家致富、早日脱贫的信心。生活在变化,家乡也在变化中,通过协调各方关系,军供站积极为小河村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修缮村中道路1.5公里,并安装40盏路灯,争取农田管网灌溉工程项目资金40万元,解决了农田灌溉难的问题,为种植生产夯实了基础。
玉溪军供站站长和丽琼:
“扶贫路上,我站干部职工一直在探索把扶贫工作做深、做实、做活的新途径。新的一年,我们将科学制订计划,加大协调力度,增加‘造血’功能,切实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玉溪日报记者刘黎)
综合玉溪日报
编辑:赵书艺
审核:杨雪
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z/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