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惠州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国家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从年起,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连续4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惠州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工作思路。近年来,惠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速,其交易额以每年30%左右的增长率在快速增长。年惠州入选“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广东电子商务发展样本城市”,为惠州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惠州农产品的生产现状
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三角东北端,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全市陆地面积1.13万km2,海域面积km2,常用耕地面积万亩,林地面积.6万亩,是广东省的传统农业大市和粮食主产区之一。全市农业产业特色鲜明、品种丰富、品牌众多,一大批农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信誉走出省门,走向世界,赢得了市场和口碑,打响了“惠州制造”的美名。逐步形成了马铃薯、甜玉米、荔枝、梅菜、韭黄、年桔、花卉、特色蔬菜、茄子、粉葛等特色农业产业带,建成一批省级菜蓝子基地、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打造出了许多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已形成了特色农业、现代畜牧业、生态林业、健康渔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格局。目前,全市有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54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个。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13%,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8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1.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效益高
惠州市历来是广东省粮食生产区,其中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是广东的产粮大县。近年来,惠州市大力发展效益良好的甜玉米和马铃薯等特色效益粮食作物,成为广东省重要的甜玉米和马铃薯生产基地。据统计局数据,年粮食面积万亩,总产55.7万t。其中水稻.5万亩,总产37.9万t;马铃薯9.4万亩,总产3.4万t(折粮);甜玉米31.5万亩,总产11.9万t(折粮);番薯6.6万亩,总产1.8万t(折粮);大豆3.4万亩,总产0.5万t。
1.1.1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惠州水稻种植面积.5万亩,有粮油加工企业60多家。其中,惠州市世纪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集水稻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公司采用先进的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种植模式,是一家将科技、金融、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农业科技型企业,年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开创了惠州市农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河。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振芳年荣获“全国种粮大户标兵”称号,成为广东省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每年为国家提供8万t粮食。全省仅有的3个农业类院士工作站海纳占据之一、全市首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也落户海纳。目前,全市知名大米品牌有“海纳-水中鲤”、“伴永康”、“万其”、“双丰鱼”、“世纪五丰”等。
1.1.2全国最大的冬种马铃薯生产基地
近年来,惠州市大力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冬种马铃薯生产。通过系列政策和有效措施,成功将惠东稔平半岛以平海、铁涌、稔山等为中心的沿海城镇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冬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催生出惠东县九华农贸有限公司(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惠东县广兴农贸有限公司、奕达农贸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马铃薯产销大户。全市每年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总产值10亿元。其中惠东县12万亩,亩产kg以上,亩纯收入近万元。小小土豆,在惠州做成了大大产业。惠东马铃薯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还出口到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国,成为当地最具竞争优势和鲜明地方特色的出口创汇产业。惠东县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效益第一县,全国、全省冬种马铃薯现场会多次在惠州召开。为推动惠州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年,惠州市政府与包头市政府签订马铃薯“北繁南种”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投资1.5亿元,在包头新建1万亩“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同时,惠东沿海的“稻—稻—薯”种植模式,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高度肯定。目前,全市冬种马铃薯知名品牌有九华、平海等。
1.1.3全国最大的鲜食甜玉米种植基地
惠州市种植甜玉米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居全省之首,并成为全国最大的冬种甜玉米生产基地。目前,惠州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已经基本稳定在70多万亩,鲜苞总产量约70多万t,产值达13.5亿元,成为全市一大特色效益农产品。年,在惠城区汝湖镇、博罗县杨村镇、惠东县梁化镇、惠阳区平潭镇各建立了5个国家级高产示范片,总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现已形成基地化、专业化、产业化的经营格局,培育出一批玉米加工企业。目前全市有广大甜玉米合作社、祥浩实业有限公司、东海王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盈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海广发食品有限公司等甜玉米产销加工龙头企业,鲜甜玉米苞日加工能力近千吨,年加工能力达到25万t鲜苞。产品热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其中速冻玉米粒、甜玉米汁、甜玉米罐头等加工产品远销美国、法国等38个欧美国家。知名品牌主要有东海王、粤来粤好、盈佳、盈图等等。
1.2蔬菜生产朝基地化、外向型方向发展
1.2.1内地最大的农产品供港基地
惠州是内地最大的供港蔬菜种植基地。年,全市蔬菜复种面积发展到.7万亩,总产达.1万t,年产值达88亿元。全市共有亩以上蔬菜生产基地78个,面积达11.5万亩;有出口菜场39个,面积5.4万亩。主要供应本地市场和销往周边市(如东莞、广州、深圳)及港澳地区和出口东南亚国家。其中,每年供港蔬菜5万t、供港活猪10万头,输港新鲜蔬菜占香港地区外运新鲜蔬菜总量的40%,占全省输港新鲜蔬菜总量的60%,连续十多年成为内陆地区最大的输港蔬菜种植基地。蔬菜和畜禽产品知名品牌有“四季绿如蓝”蔬菜、勇记蔬菜、东进冰鲜肉、唐顺兴鸽、鸭、鹅,潮记冰鲜鸭、鹅等,成为内地最大的供港蔬菜种植基地。
1.2.2中国梅菜之乡
惠州梅菜作为岭南三大名菜之一,是惠州土生土长的著名特产,拥有多年的种植历史,曾被历代皇朝列为宫廷贡品之一,又名“贡菜”,自古就与惠州齐名而享誉中外,享有“苎萝西子十里绿,惠州梅菜一枝花”的美誉。年惠城区矮陂被国务院授予“中国梅菜之乡”;年“惠州梅菜”获得原产地保护产品标志,同年成功申报到全市第一个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目前全市梅菜种植面积7万多亩,总产值7亿元,加工企业35家。除在国内省市销售外,惠州梅菜更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荷兰、捷克、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知名品牌有悠久、祯州、环通、谭喜、蔡发等。其中“悠久”、“祯州”、“梅姑”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并分别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奖项。“悠久”牌产品分别于年、年获国家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获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祯州”牌即食梅菜获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梅姑”牌产品于年获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会银奖,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年获美国FDA认证,年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1.2.3中国韭黄之乡
惠州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种植韭黄,韭黄生产主要集中在博罗县石湾镇,其中黄西村是广东省目前连片种植韭黄面积最大的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万多亩,年被农业部评为“中国韭黄之乡”。近年来,石湾镇十分重视发展韭黄产业,大力引进推广韭黄良种和种植栽培适用新技术,制订并推广韭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规程。石湾黄西韭黄基地通过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韭黄的种植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产品除销往东莞、深圳、广州、珠海、惠州、香港等地,还远销海外。知名品牌主要有“黄西”。
1.3水果生产形成了规模种植、地方传统及优稀水果特色发展的格局
惠州市水果种植面积.17万亩年全市水果收获面积92.68万亩,总产62.46万t。荔枝、龙眼、柑橘为大宗种植水果,葡萄、火龙果、台湾蜜柚、莲雾、蓝莓、夏威夷木瓜、红杨桃、东魁杨梅等效益型优稀小水果近年来在惠州发展也较快。
1.3.1历史悠久的荔枝文化
惠州种植荔枝历史久远,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荔枝树超过一万棵,其中惠东县保存的千年荔枝王——仙婆果古荔树,曾年产量有多斤,惠东仙婆果是惠州特有优质荔枝品种。多年前,大文豪苏东坡写下了“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佳句,让惠州荔枝名扬四海。被评为“中华名果”的罗浮山荔枝,年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广东省荔枝主产区之一的惠州,全市荔枝种植面积42.02万亩,年挂果面积28.33万亩,总产5.5万t。逐步形成以博罗县罗浮山为中心的妃子笑、桂味荔枝集散地,以惠阳区镇隆镇为中心的糯米糍、桂味荔枝集散地,以惠东县多祝镇为中心的淮枝荔枝集散地。“罗浮山”、“山前”、“镇隆”等品牌是全市荔枝鲜果品牌中的佼佼者。“粤农”牌荔枝干是我国荔枝干产品史上的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也是全市农业品牌上的第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荔枝深加工产品“祯州”牌荔枝酒更是深受欧美市场的欢迎。
1.3.2龙眼
惠州市龙眼面积23万亩,年挂果面积20万亩,总产3.98万t,比上年增46%。主要栽种品种为石硖和储良,全市各县区均有分布,其中博罗县10.2万亩、惠东县7.5万亩、惠阳区2万亩、惠城区1.35万亩、龙门0.8万亩,面积亩以上的乡镇有博罗的公庄、麻陂、泰美、柏塘、湖镇、观音阁和惠东的白花、大岭、平山、梁化、多祝、稔山。产品以鲜销为主,加工产品主要为龙眼干。近年来,惠州市非常重视荔枝、龙眼产业的发展,在《关于加大力度扶持荔枝产业发展的议案》中,决定将从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万元用于扶持发展荔枝、龙眼产业。拟将创建15个荔枝龙眼标准化示范园,打造惠州荔枝、龙眼品牌5个,重点扶持一批从事荔枝、龙眼加工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目前,全市登记的龙眼合作社5家,其中,惠州市四季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龙眼注册了“惠农”商标,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广东省名牌农产品称号;惠阳区的景丽果场龙眼获得了无公害认证。
1.3.3中国年桔之乡
柑桔是惠州第二大水果,全市合计27.86万亩(包括橘、柑、橙),其中橘类面积22.11万亩,占柑桔总面积的79%,产值达5.5亿元。全市地方特色品种主要有龙门年桔、博罗县平安大桔、惠东县安墩春甜桔等,龙门年桔种植已有近千年历史,龙门县龙华镇“龙门年桔”生产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县百年以上的老桔树有多株,是广东乃至全国唯一的年桔主产区,被誉为“中国年桔之乡”,同时“龙门年桔”也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知名品牌有“南昆山”、“岁岁红”、“高优美”等。
1.3.4香蕉
香蕉是惠州重要的水果类经济作物,近年来种植规模不断在扩大。目前全市香蕉种植面积10.53万亩,总产10.51万t,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水果。惠州种植的香蕉品种主要是“巴西”,属于当前最优质品种之一。香蕉为当年种植当年挂果,一年一造为主,初期种植成本较高,第一年达0元/亩(不计算地租),产量在~3kg/亩,平均亩产值超过1.2万元,每亩可获纯利元,主要销往深圳、东莞等省内城市及全市各大农批市场。
1.3.5全国首个县级航天育种示范基地
博罗农业科技示范场是全国首个县级航天育种示范基地,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家航天农业科技示范场,占地面积亩。基地引进、试验、示范适合惠州种植的“航天水稻”、“航天福田菜心”等70多个航天农作物新品种,推广面积达30多万亩。目前,博罗县委、县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从年开始,每年投入达万元,连续3年,拟将基地打造成为集农业新品种展示、示范、生态观光旅游、科普为一体的农业观光生态示范园区,成为博罗农业的新名片。
1.4其它经济作物情况
花生是惠州市的主要油料作物,每年分春秋两茬。年,全市花生播种面积33.9万亩,总产5.9万t。甘蔗面积2.2万亩,总产12.5万t。花卉苗木3万多亩。茶叶0.7万亩,中草药亩等。
2惠州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和深化,惠州市农业领域的电子商务得到不断拓展,应用水平逐步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1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惠州高度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将其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一是先后成立了市农业信息中心、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市电商协会,启动建设惠州电子商务产业园,积极引进有实力的电商企业,有效整合了人才、技术等资源,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二是不断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每年市财政预算都安排了一定的资金用于农业信息化工作。年,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被列为市人大重点建议,市财政每年新增安排万元农业信息化专项扶持资金。三是在政策扶持方面,先后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见》(惠府办[]38号),出台《惠州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强化了推进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保障。四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实施村村通光纤惠民工程,年完成个村的光纤网络建设,为3.62万户农户装通宽带和互联网电视,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惠州农产品电子商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2加强网站平台建设,不断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能力
为打造市级公共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年,惠州市农业局创建了惠州农业信息网,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成为市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最权威、最便捷的门户网站,日均点击率已超过1.9万人(次)。各农业县区也均建立了自己的农业信息网,与惠州农业信息网相连接。此外,依托惠州农业信息网,设计开发了惠州农产品交易网、惠州农技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农业标准化管理服务、农资监管、农产品信用监管、农业灾害预警决策等多个服务平台,这些平台在信息内容上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在促进农产品产销信息对接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惠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节点。此外,市级建立了惠州产品网上展销会网站,通过不断升级改造,实现了惠州农产品在淘宝、天猫等主流电商网站的全网营销。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针对山东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cp/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