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吃起阳草韭菜最好季节
一、韭菜概述
韭菜别名:起阳草、壮阳草等,具特殊强烈气味。韭菜原产于中国。叶、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种子等可入药,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止汗固涩等功效。在中医里,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
韭菜适应性强,抗寒耐热,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栽培。
二、韭菜药用价值
补肾;温中行气;散瘀;解毒。主肾虚阳痿;里寒腹痛;噎膈反胃;胸痹疼痛;衄血;吐血;尿血;痢疾;痔疮;痈疮肿毒;漆疮;跌打损伤。
补肾温阳:韭菜性温,味辛,但无壮阳成份。
益肝健胃:含挥发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发独特的辛香气味,有助于疏调肝气,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
行气理血:韭菜的辛辣气味有散瘀活血、行气导滞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反胃、肠炎、吐血、胸痛等症。
润肠通便:含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药用禁忌:阴虚内热及疮疡、目疾患者均忌食。
三、韭菜营养价值
韭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韭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每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比大葱和芹菜都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同时又能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韭菜虽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也不是多多益善。《本草纲目》就曾记载:“韭菜多食则神昏目暗,酒后尤忌”。有阳亢及热性病症的人不宜食用。韭菜的粗纤维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韭菜,否则大量粗纤维刺激肠壁,往往引起腹泻。最好控制在一顿~g,不能超过g。韭菜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食物。喜欢它的味道,但又担心吃后肚子不舒服。
南齐周颙有句名言:“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韭”自然就是韭菜了。初春时节的韭菜品质最佳,晚秋次之,夏季最差。有“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之说。韭菜又叫起阳草,味道非常鲜美,还有独特的香味。
韭菜的独特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有助于人体提高自身免疫力。韭菜中这些硫化物还能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B1、维生素A,因此韭菜若与维生素B1含量丰富的猪肉类食品互相搭配,是比较营养的吃法。不过,硫化物遇热易挥发,因此烹调韭菜时需急火快炒起锅,稍微加热过火,便会失去韭菜风味。
四、韭菜根味辛,性温;入肝、胃、肾经。有温中开胃、行气活血、补肾助阳、散瘀的功效。
食用价值
1、肾虚带下--韭菜子白芷粥:韭菜子10克、白芷9克、米适量。先煮药去渣留汁,再加米煮粥。
2、腐竹白果粥:腐竹50克、白果仁9克(去心)、米适量,共煮为粥食之。
3、韭菜炒虾仁:韭菜克,鲜虾仁克.锅烧热,加入食油,烧至七成热时,下韭菜段及鲜虾仁煸炒片刻,加入适量白酒及食盐等调味品即可.
4、韭花--一种酱类食品,用蒜臼子研细韭菜未成熟的种子成浆糊状,在常温下发酵三天左右,加入适量盐即可食用。
韭黄也称"韭芽"、"黄韭芽"、"黄韭",俗称"韭菜白",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
因不见阳光而呈黄白色,其营养价值要逊于韭菜。
韭黄,仅在春天韭菜发芽时才有的。北方的韭黄短茁肥嫩,是园蔬中的珍品。《本草纲目》记载"韭黄"有固肾缩尿之功效。
五、韭菜籽
:性温,味辛、甘。
:补肝肾,暖腰膝,助阳,固精。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冷痛、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煎服,3~9克;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1、韭菜子治虚劳尿精:韭菜子二升,稻米三升。上二味,以水一斗七升煮如粥。取汁六升,为三服。(《千金方》)
2、韭菜子治耳聋:韭菜子一分(微炒),头发一分(烧灰),巴豆半分(去心皮)。上件药,用研令细,绵裹塞耳中,一日一换。(《圣惠方》)
3、韭菜子治肾与膀胱虚冷,真气不固,小便滑数:韭菜子四两,舶上茴香(炒)、补骨脂(炒)、益智仁、鹿角霜、白龙骨三两(煅,别研细如粉)。上为细末,以青盐、鹿角胶各一两,同煮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魏氏家藏方》)
4、韭菜子治顽固性呃逆:韭菜子干品或炒后研末服,每次9~15g,每日2次。(南药《中草药学》)
5、韭菜子治白痢、赤痢:(韭菜子)研末。治白痢白糖拌,治赤痢黑糖拌,陈米饮下。(姚可成《食物本草》)
6、韭菜子治腰脚无力:韭菜子一升(拣净,蒸两炊久,曝干,簸去黑皮,炒黄,捣粉),安息香二大两(水煮一、二百沸,慢火炒赤色)。和捣为丸,梧子大,如干,入少蜜。每日空腹酒下三十丸,以饭三、五匙压之。(《海上集验方》)
7、韭菜子治腰脚无力:韭菜子一升(拣净,蒸两炊久,曝干,簸去黑皮,炒黄,捣粉),安息香二大两(水煮一二百沸,慢火炒赤色)。和捣为丸,梧子大如干,人少蜜。每日空腹酒下三十丸,以饭三五匙压之。(《海上集验方》)
8、韭菜子治神经衰弱:韭菜子、丹参各9g,茯神、何首乌各12g,五味子6g。煎服。(《安徽中草药》)
9、韭菜子治女人带下及男子肾虚冷,梦遗:韭菜子七升。醋煮千沸,焙,研末,炼蜜丸,梧干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千金方》)
10、韭菜子治白浊茎痛:韭菜子五钱,车前子三钱。白酒煎,露一宿,空心热服。(《同寿录》)
11、韭菜子治阴疝,撮痛不可忍者:韭菜子(炒)、芎藭。上二味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圣济总录》应痛丸)
12、韭菜子治玉茎强硬不痿,精流不住,时时如针刺,捏之则痛,其病名强中,乃肾滞漏疾也:韭菜子、破故纸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服,日三。(《经验方》)
13、韭菜子治失精:韭菜子一升,龙骨三两,赤石脂三两。凡三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小品方》韭菜子汤)
14、韭菜子治烟熏虫牙:瓦片煅红,安韭菜子数粒,清油数点,待烟起,以筒吸,引至痛处。良久,以温水漱吐。(《救急易方》)
15、韭菜子治小儿遗尿:韭菜子、面粉各适量,韭菜子研细和面粉制成面饼,蒸熟,日服2次。
16、韭菜子粥:韭菜子10克,大米克,细盐少许。将韭菜子择净,研为细末备用。先将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研细的韭菜子、细盐等,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补肾助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腹中冷痛,泄泻或便秘,虚寒久痢,噎膈反胃,阳痿,早泄,遗精,白浊,小便频数,小儿遗尿,女子白带过多,腰膝酸冷,月经痛,崩漏不止等。
17、韭菜子治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韭菜子12克,猪肚1个。韭菜子洗净,纱布袋装好,放人猪肚内,隔水蒸至烂熟,取出药袋,取食猪肚。
18、韭菜子治腰痛脚弱:韭菜子,研粉,每服10克,开水送服。有补肾强腰之功。
韭菜子用于肝肾不足,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腰膝酸软疼痛。韭菜子有补肝肾、暖腰膝、壮肾阳的功能。韭菜子可单味用,或与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等补肾壮阳之品配合使用。
韭菜子尚可用于小便淋浊,可单用或与车前子同用。
韭菜子用于肾气不固所致的遗精、尿频、遗尿、带下清稀。韭菜子有补肾温阳,固精缩尿的功效,如《千金要方》单用本品研末或作蜜丸服,肾虚遗精带下。
韭菜子配伍补骨脂、益智仁等补肾缩尿药,治肾与膀胱虚冷,小便频数。《魏氏家藏方》
韭菜子治遗精,亦常与龙骨、菟丝子配伍,如《丹台玉案》四妙丸。
韭菜子的进补应用:
1.阳痿:韭菜子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壮阳起痿之功。
亦可用韭子10克,巴戟天10克,胡芦巴10克,杜仲10克。水煎服。可治中老年人肾阳虚损,阳痿不举,早泄精冷之症。
2.遗精:韭子,每日生吞10~20粒,淡盐汤送下,以治梦遗尿白。或用新韭子克,好酒渍一夜,捣细,每天清晨及傍晚用温酒冲服1.5克,以治虚劳溺精。也可用生韭菜子、生苍术各克,淮山药、荧实各60克,金樱子、茧丝子各30克。共为细末,每次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3.肾虚遗精、小便频数:韭菜子15克,粳米50克。先煎韭莱子,去渣取汁,人米煮粥,空腹食用。有益肾固精缩尿之功。
4.小儿遗尿。
5.妇女带下:韭菜子3克,醋煮4沸,熔于,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用温酒送下。亦可用韭菜子12克,白芷10克,粳米克,将韭菜子、白芷煎煮,去渣取汁,药汁与粳米共煮粥,加少许盐服食。对肾阳亏虚所致妇女白带量多,淋沥不尽,质稀清冷者有较好疗效。
6.腰痛脚弱:韭菜子,研粉,每服10克,开水送服。有补肾强腰之功。
7.呃逆:韭菜子[3]克,炒熟研细,每日3~9克,分3次口服。本法对肿瘤患者伴发呢逆者也有一定疗效。
8.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韭菜子12克,猪肚1个。韭菜子洗净,纱布袋装好,放人猪肚内,隔水蒸至烂熟,取出药袋,取食猪肚。
本文由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沈老师从网上和书刊选取资料,根据中医理论去伪存真编辑而成。
中医学堂沈老师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cp/9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