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韭黄总是出现在冬天
每年到了冬季的这个时节,菜场就有了韭黄的身影,从冬至到立春都是吃韭黄的好时节。韭黄和韭菜是同一种植物,韭黄是没有光照条件下生长出来的韭菜。我不知道古老的中国人民是出于怎样的智慧才创造出韭黄这种新蔬菜品类的,但我更好奇的是为何一年四季唯独冬天才有韭黄应季上市。(当然现在一年四季可能都可以在饭店吃到韭黄,但是这跟现在番茄在冬季依然可以买到一样,反季节供应的现象不在此讨论范畴。)这个谜题,因为相关知识点有些大,所以我打算在文章后半部进行阐述,有兴趣了解中国阴阳八卦体系的可以在后半段继续阅读。
韭黄和肉丝炒当然很经典,也可以将韭黄肉丝包起来做成春卷,一种浓浓的过节气氛就在韭黄中铺展开来。上海这里用韭黄炒蛋,也是非常经典和好吃的。我这次尝试了用金针菇来跟韭黄搭配。
大家知道金针菇又滑嫩又鲜美,本身就是一种很好吃的食材。除此之外,金针菇的营养价值很高,由于含有一种多糖物质,具有抗癌和抑制肿瘤的作用。金针菇蛋白质含量也很高,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对增强体质很有益处。我使用金针菇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也是瘦长条的外形,把身材匹配的素材放在一起是最和谐的,更何况这两个食材都很鲜美。
由于它们的纤维都比较长,所以不妨都切成较短(一截食指长)的样子再炒,一来容易咀嚼,二来鲜美的味道也容易溶出。关于这些纤维较多的蔬菜,真的是健康的一宝呢。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肠健康,及时把我们平时吃进身体的有害物质,多余脂肪,重金属裹挟着排出体外。这也是为什么营养学家们一直都提倡我们多吃蔬菜水果,纤维素实在是很重要的一种物质。
来说说冬天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抹鲜黄吧。韭菜属阳性食物,性热。而韭黄也一样,这个植物本身是属阳的,只是因为没有光照所以没有产生叶绿素,在中医观点看来韭黄是阴中所生之阳。
中国的哲学体系始于阴阳两个元素,然后由阴阳构成八卦,八卦再分六十四卦象。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无不囊括在这六十四卦象之中。不但是人物山川,节气也可以用卦象表示。在冬至这天开始,卦象由小雪时的坤卦(纯阴)变为为复卦。复卦中,六爻最底下的一爻由阴爻变为阳爻,代表着地底下一丝阳气的发生,也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冬至一阳生”。自然界中的阴气此时由鼎盛略消,而地球内部一丝热量已释放。自然界如此,自然界中的人体也是如此,体内的阴气由鼎盛转为阳气初生,但这个时候阳气还很微弱不显露在外的。所以我们说冬至养生极为重要,此时守护好自己初生的阳气,不冒风雪雾露,不过度运动惊扰阳气。
那么我们再来看这个韭黄,如果以卦象的思路来理解,是不是很符合冬至到立春之间地下(未见光的)阳气生发的这个象呢?回想一下我们很久以来都是在冬天才吃韭黄的。待到立春之后,阳气露出地表,这个时候就该放下韭黄,改吃见了日光而生的韭菜了。这时候韭菜更适于春季的升阳运动,这个逻辑是不是很有趣呢?
易学不是用来算命的,它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卦象来解释世间万物的现象。一个好的中医,也需要懂得卦象的变化,领会自然与人体不断运动中的关系,才能从中得出最符合自然规律的解决之道。
(注:易学分析部分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END--
往期文章阅读
一根山药,两种吃法
为什么花生要落呢
春日食韭
WendyCao就想吃口软饭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cp/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