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蛆来袭,韭黄绝收秋季种植要点控水控
韭黄,俗称“韭菜白”,它与韭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在不见阳光的黑暗中生长的,因为没有叶绿素的产生,所以呈现出黄白颜色。韭黄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其含有的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2,食用后更具有益肝健胃、补阴温阳的作用,所以广受人们的喜爱,也常在饭桌上看到其身影。既然韭黄在市场上的前景这么好,目前正值秋季,很多农户也考虑种植韭黄,那么,种植韭黄的要点你又是否知道呢?赶紧来看看下面这篇韭黄种植攻略吧!
品种选择第一位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种植韭黄来说也是一样的。虽然说韭菜的品种都可以生成韭黄,但是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还是最好选择直立性较强,抗倒扶,抗病,耐寒耐湿,高产品种。目前在我国,常见的韭黄种植品种主要有黄韭6号、黄韭1号、富韭8号,都是比较符合春夏秋露地栽培或者越冬进行棚室栽培。
“因地制宜”是关键
对于种植韭黄来说,最佳的季节就是春季和秋季。春季播种一般选择3月到4月这段时间,而秋季播种一般选择8月到9月这段时间。想要种出高产的韭黄,除了播种时间要对之外,播种时的环境温度也是要注意的。一般来说,春季播种,要选择在平均温度稳定在12度的时候;对于秋季来说,秋季是韭黄主要的育苗期,当平均环境温度低于25度时,出苗后生长期超过2个月,就可以进行韭黄播种了。而关于种植韭黄的土壤,也是大有讲究的,种植韭黄要选择在土层疏松而深厚、土地质量较为肥沃,有利于灌溉和排水的地方,注意有种植葱蒜的土地是不能选择来种植韭黄的。此外,在播种之前我们可以选择施肥,用腐熟的有机肥最好,大约施肥为千克1亩,可以配合40千克每亩的硫酸钾复合肥。
两个时期,多个细节
在种植韭黄的时候,有两个时期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是育苗期,一个是定植期。在育苗期,做畦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播种前的畦的宽度以1米为佳,长度为15厘米左右。畦埂的宽度大约在25-30厘米之间,高度为18厘米,这样可以使到雨季的时候不会产生积水。有些农户朋友在播种韭黄的时候,会选择将干籽直接地撒播到田地中,但为了防治地下的害虫,我们可以选择在播种韭黄之后,在田地中撒播浓度为5%的辛硫磷颗粒剂,韭黄的播种量为2千克每亩。然后在畦面进行覆膜,同时保持土壤湿润。等到出苗量超过80%的时候就要将膜揭去。等到韭黄的幼苗都长出来的时候,这时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每间隔6-7d进行浇水一次,同时用硫酸铵或者尿素以每次15千克每亩的量进行追肥。如果是选择秋季播种,当进入10月份的时候就要对韭黄的浇水和施肥加以控制,这样才能使到韭黄的幼苗可以回根。
到了定植期,种植韭黄的开沟也是其重点。要注意的是,开沟的方向要做到与畦的方向垂直,沟底为平面。沟的宽度为11-15厘米,沟深为4厘米,沟间距为48厘米。等到韭黄定植后,要每隔3d进行浇一次水,当韭黄长出新叶后,发现有死去的韭黄苗,要做到及时补苗。同时9月是韭黄的主要生长期,这时候要注意及时拔草,根据降雨量来适量增加氮肥,以此来促进韭黄的生长。
我们知道,韭黄是属于比较耐肥的植物,所以不管是在播种之前,抑或是在其生长期,施肥都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所以在韭黄定植整地前,最好用腐熟的有机肥,配合化学肥料硫酸钾复合肥62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进行施加。
病虫害防治要切记
韭黄的病害主要是灰霉病和疫病、霜霉病等为主。以灰霉病来说,这是一种对韭黄危害很大的病害,它主要危害叶片,防治的方法可以用化学防治,但选择抗病的品种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此外,如果发现有少量的韭黄植株已经感病,可以用50%的速克灵或者用扑海因喷雾进行喷洒。而疫病主要是危害韭黄的根茎叶,在湿度较大的环境发病较为严重,正因为这样,我们在整地的时候要注意开好排水沟,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当发现有已将感染的韭黄植株时可以用50%的甲酸铜倍液来进行喷洒,每10天喷一次,喷个2次即可。
对于危害黄韭的虫害主要是韭蛆。韭蛆又称韭菜迟眼蕈蚊,主要形态特征为:幼虫为黄白色,细长但无足,体长仅7毫米,当发展为成虫时体长2-4厘米,全身为黑褐色,小头。这类害虫主要集中在地下部对嫩茎进行危害,使到韭黄的叶片枯黄而死。防治的手段为,当有发现有幼虫时,需及时进行治疗,可以用20%的氰戊菊酯倍液或者76%的辛硫磷倍液来进行灌根处理。
总结
对于种植韭黄来说和种植其他的植物,其实一些思路都是差不多。主要是刚开始的时候要选择对的品种,这样既然保持种出来的韭黄是高产,而且选择一些抗病性强的品种也可以不用太过担心韭黄的植株受到病虫害。同时要对自己所有的土壤特点,当地的气候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在最适当的时机种植,积极对自己的园地进行观察,当发现有病虫害的时候,及时采用防治手段,对症下药。这样的韭黄的种植才可以取得好的收成。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cp/1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