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面瘫,了解面瘫在治疗上会碰到的难
提示:点击上方"神经内科知识网"↑免费订阅
一、什么是面瘫?
面瘫,即面神经炎。中医又称口眼歪斜,吊线风,口僻。是一种以颜面一侧表情肌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
面瘫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发生于20――35岁的健康成人,男性多于女性。面瘫是周围性面神经病变,和脑梗塞、脑出血导致的面瘫有本质区别。
二、面瘫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
1、一侧面部表情肌板直不适;病侧抬头纹变浅或消失,眼睛闭合障碍甚至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人中沟歪向对侧,口角歪向对侧并鼓嘴时漏气、漱口时漏水、吃饭时挟食。
2、部分患者同时伴有病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耳鸣,耳后根疼痛。
3、部分患者发病前先有耳周疼痛、肿胀,继而耳周耳道出现疱疹,一二日后出现口眼歪斜。
三、面瘫的发病率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对部分城市居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面瘫的患病率约为4.3人/千人。
四、面瘫的发病规律
面瘫的发病可分为三期:
1、发病1――7天,属急性期,也称进展期,部分患者口眼歪斜程度逐渐加重,属病情的正常规律;
2、发病8――15天,属稳定期,部分患者病情好转并不明显;
3、发病16――60天,属病情恢复期,这个阶段经治疗,口眼歪斜程度会有跨越式好转,一般患者都会在这个时期好转。3个月以上未治好的患者,属后遗症期,其恢复的速度就比较慢了。然而只要得到正确治疗,有恒心,病情还是会有好转的。
五、面瘫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激素,抗病毒药物,B族维生素;
2、针灸治疗;
3、中医中药治疗;
4、物理治疗。
六、面瘫在发病后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面瘫在临床上大体有轻、中、重三种类型。西医分为:
1、单纯型面瘫(轻);
2、贝尔氏面瘫(中);
3、亨特面瘫(重);
中医分为:
1、风寒型面瘫(轻);
2、风热型面瘫(中);
3、湿热热毒型面瘫(重)。
轻型面瘫,其特点为患者仅有轻微的口眼歪斜,单独用针灸、理疗、药物等,效果都很好,一般在20天左右治好。中等型面瘫,其特点为患者不仅有较重的口眼歪斜,且伴有患侧听觉过敏,耳鸣,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用西药,中药,理疗,膏药等方法,都难在短期治好,早期接受针灸治疗,95%以上的患者都会治好。重度面瘫,其特点为患者面瘫、耳周痛、疱疹三联征,部分严重者有眩晕,共济失调,三叉神经痛、耳鸣、听力障碍及味觉、泌泪、泌涎功能损害。该型用西药,中药,理疗,膏药等方法,都很难奏效,更需要早期接受针灸治疗,其好转率低于中等型面瘫。
七、面瘫会复发吗?输
面瘫复发不多见,复发率大概占4%――7%。目前,面瘫复发的机制尚不明确。除与个人体质相关外,面瘫复发的原因还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
1、面神经瘤是导致面瘫复发的常见原因。很多患者因经常发生面瘫,经影像学检查发现面神经瘤而确诊。2、糖尿病患者易面瘫复发。面瘫除器质性病变外,只要得到合理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八、如何预防面瘫的发生及复发?
面瘫多是在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时发生的。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我们多年接诊的大量面瘫患者发病原因来看,过度疲劳,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心情郁闷,汗出受风容易患面瘫。预防面瘫的发生,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适时添减衣服,以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笑对人生,以使气血和顺。此外,汗孔是外邪侵入人体的门户,汗出时,避免受凉、受风,这是减少面瘫发生的重要环节。
运用传承传统中医思路融合现代中医观点、技术,遵循对症治疗思想,博览古人诊治古法、经方,对神经内科疾病的病变病因、病机、预后有过系统性深入研究,拥有40年中医临床神内专科诊治经验,擅长运用“活络修复”平衡诊治各种颅面神经疾病。擅长以传统中医中药与现代中医外治技术,诊治面瘫、面瘫后遗症、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面肌萎缩、偏头痛、癫痫等各类颅面神经疾病及疑难病症。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五、周日全天出诊地点:医院神经内科-End
如果您生活中有关于神经内科疾病如“面瘫、面瘫后遗症、面神经炎、眼睑痉挛、嘴歪眼斜、头痛、头晕、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血管性神经痛、癫痫”或者想了解中医是怎么治疗的,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hq/10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