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引领产业兴石山种出幸福花

  “春种一座山、秋收一小篮,种粮到天边、喝水要看天。”   农民传唱的一首打油诗,反映了石漠化山区发展农业的艰难。   “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必须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突出精品示范、连片开发,有力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农业局局长皮定华说。普定沙湾农业大观园葡萄基地。骆鹏飞摄   近年来,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坚持“石漠化治理产业化,产业化发展生态化”的理念,以8条农业产业经济带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平台,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内,支持、鼓励、帮助一批有能力“靠山吃山”的企业和农民通过合理流转林地或退耕地的方式,以茶叶、蔬菜、花卉、精品水果、中药材“五朵金花”种植为主,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沙湾葡萄。   年至今,共新增精品水果5万余亩、核桃3万亩、花卉苗木2.3万亩、中药材2.56万亩,种植茶叶12万亩、蔬菜16万亩,建成高脚鸡养殖示范基地6个、养殖存栏余羽。同时,狠抓园区平台建设,建成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安顺市现代高效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普定县思源农业生态园等15个农业园区,其中,省级园区3个、市级乡镇园区13个。其中,13个乡级农业园区共培育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余家,带动群众发展种植产业16万亩,辐射带动农户5.4万余人,解决就业岗位余个,实现人均增收1.5万元。   沙湾农业大观园农旅一体化景美生活美   红瓦白墙的布依风情小楼上,宫崎骏风格的清新画作爬上了房子的外墙:或是一个小男孩抬头数着天上的星星,或是布依小姑娘叠坐的美丽背影……   农家院坝的空地上,地面仿佛裂开了口子,大型3D画展示的是瀑布、森林的奇幻新世界。在地头零散的小石头上,也画满了绵羊、蜗牛等萌物。   这是普定县沙湾农业大观园农旅融合发展的又一手笔,藏在青山绿水间的童话世界,让人眼前一亮。   “在进行规划时,我们就充分考虑了将园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为今后的旅游发展打下基础。”普定县农业示范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方德伦告诉记者。沙湾葡萄园区。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园区按照自身结构、布局及建筑物的风格等,启动建设“一纵一环三横”道路20多公里,建成通村入组道路硬化17.8公里、社会停车场1个,硬化连户路等1万多平方米,完成民居改造余户、厕所改造30户,安装太阳能路灯盏、自来水管网15.6公里,建成具有亲水区、垂钓区、水果采摘区等功能的布依文化广场和园区生态大门等。使得园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园区的可进入性和舒适性,扩大了游客规模。   在农业产业发展上,沙湾园区以精品水果种植为主导产业,目前已种植紫王葡萄亩和软籽石榴、红不软桃、红脆李等精品水果共亩,发展酿酒企业11户、农家乐5户,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有效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内计划投资2.8亿元、占地亩的鹭泉湾农业综合体,已完成投资多万元,一个涵盖特色水果引种栽培、荷花园、水产养殖和休闲度假中心的产景融合、人文荟萃的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园区正在加速形成。园区美景。   此外,园区内积极开展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施了余亩荒山绿化工程,亩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5公里的河道整治工程,建成70余亩的湿地公园一座。“下一步,我们还将依托园区内生植物资源,规划建设一批植物花卉观赏和养生及采摘基地,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方德伦说。   方德伦告诉记者,经过近3年的不断完善,沙湾农业大观园已经变成了一个旅游观光区,园区修建了休闲木栈道,游客沿着栈道一路前行,可以感受到“春日一片葱绿,夏赏雨荷百里,秋来瓜果飘香,冬尝布依美食”的怡人生活。年,沙湾区域脱贫人口户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较年的元实现了翻番,相比普定全县同年平均水平的元高出46.5%。化处镇化新农业园村村有产业户户好收入   年元,年元,年突破1万元。   这组数字,是普定县化处镇化新村三年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依托农业园区平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蔬菜,化新农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村主任陈国勇无比激动。   化新农业园区曾是安顺市蔬菜保供基地,发展蔬菜种植业有良好的市场基础。但在年园区建立前,化新村主要由6家合作社各自流转、分散经营,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各有不同,土地利用效率没有提升,使得蔬菜种植的规模无法继续扩大,蔬菜种植总面积仅亩,也没有有效带动其他农户增收致富。农业园区。   年建立园区后,整合6家合作社组建的新益农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经营管理模式,并探索形成‘韭黄+辣椒’、‘韭黄+西兰花’等蔬菜套种模式,使得蔬菜种植规模及产量大幅度提升。”陈国勇告诉记者,园区通过采取“同进同出”的流转方式,以村委会作为中枢,统一把农户土地流转到村委,再以同一价格,从村委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大户、甚至农户。“这样不仅保证经营规模,而且保证统一规划。”   目前,新益农公司与农户签订份协议,集中流转土地亩,实现了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园区内种植了韭黄亩,经果林亩,中药材亩,辣椒套种亩,茄子套种亩,待收大葱亩,脱毒马铃薯亩。解决当地农民就业余人,带动余户农户致富。   “以前,我种五亩玉米,年收入不足1万元,自从村里有了韭黄种植示范基地后,我种五亩韭黄,每年就可以收入近4万元。”种植户王永刚靠韭黄套种白菜,过上了好日子,家庭收入日益增加。而年从化新村嫁到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张艳,一直跟随丈夫四处打工,去年听说哥哥种韭黄一年挣了4万块钱,也回到了娘家,“虽然我没有土地,但是可以在园区里面打工,一个月收入也有多。”蔬菜种植园区。   “化处是典型的山区,土地零碎,发展传统种植业投入大、收成少,但‘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却让化处生物多样性优势突出,立体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化处镇党委委员吴德新说,在化新蔬菜农业园的成功示范下,化处镇老百姓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极性高涨。   为此,化处镇正加快在全镇范围内的特色园区布局,以建设“四个万亩”即万亩茶园、万亩蔬菜、万亩经果、万亩药材的特色规模种植为渠道,全镇因地制宜建成1.8万亩的朵贝茶叶生态生产园、4亩的化新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园区、0亩的白果工业辣椒产业园等八大园区,形成了村村都有好产业、寨寨都有好风光的山地特色农业新格局。近三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在20%以上,实现了户户都有好收入、人人都有好生活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面貌。







































北京哪家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s/43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