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粤味,茶楼里嘅一盅两件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咗茶未”,以此做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广州人对饮茶的喜爱。饮茶,对广州人而言,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有味道的文化传承。接下来,让小编和你细数9款经典广州味道!
粤点之王——虾饺
虾饺,以鲜虾仁作馅包饺子。虾饺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是广州河南乡间一家小茶楼的老板所创制。据说,小茶楼处于水乡,常有渔民在河面叫卖鱼虾,老板便收买活虾,配以猪肉、笋等作馅,别出心裁地制作出虾饺,以虾之鲜美而驰名广州。后来虾饺的制作不断改进,其形如拇指头般小,呈半月弯形,透明的皮裹着鲜红的虾仁,可谓“红装素裹”,小巧玲珑,色、形、味俱全,体现岭南饮食的风味与特色,是广州早茶的美点。
烧卖
紧随虾饺其后的另一款广东有名点心。烧卖是用鸡蛋液、水和面作皮,猪肉、虾肉、冬菇作馅,捏成石榴花形,蒸制而成。其色皮淡黄,蟹黄鲜艳,皮软、肉爽,稍含汁液,鲜美而香。早在20世纪30年代,干蒸烧卖已风靡广东各地,近20年来,又传遍广西的大中城市,成为岭南茶楼、酒家茶市必备之品。
酥皮蛋挞
蛋挞,台湾称为蛋塔,挞为英文“tart”之音译,意指馅料外露的馅饼;蛋挞即以蛋浆为馅料的“tart”。做法是把饼皮放进小圆盆状的饼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鸡蛋混合而成之蛋浆,然后放入烤炉;烤出的蛋挞外层为松脆之挞皮,内层则为香甜的黄色凝固蛋浆。轻咬一口,外脆内嫩,让人欲罢不能。
叉烧包
“高身雀笼型,大肚收笃(顶端),爆口而仅微微露馅”,说的就是标准的叉烧包。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好的叉烧包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包皮蒸熟後软滑刚好,稍为裂开露出叉烧馅料,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
布拉肠
布拉肠,顾名思义因其薄皮是以布拉成,或简称拉肠。由广州西关泮塘荷仙馆创制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肠粉传统以和好的米浆作皮,以碎肉、鱼片、鲜虾仁为馅。是广州、香港酒楼常见的点心,一般常见的以鲜虾肠粉、牛肉肠粉和叉烧肠粉为主。
凤爪
把鸡爪修理干净后放入水里煮(放一勺麦芽糖、一勺白醋,可防止煮到皮烂)煮好捞起筛干水份放油锅里炸(油七八成熟时放进去)炸到变焦黄色时捞出晾干油份。炸完后讲爪子放冷水里泡一个小时后,加花椒、桂皮、八角、少许盐、胡椒粉、白糖上笼蒸。
蒸排骨
排骨洗干净的直排用盐,料酒,生姜,美极鲜味汁,少许蜂蜜和葱,腌渍30分钟,然后用鸡汤泡在容器里面隔水蒸到肉烂(注意不要脱骨了),淋上豉椒油和配菜围边。一口肉质饱满的排骨加一口粉糯的芋头,满满的幸福感。
春卷
春卷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品种有韭黄肉丝春卷、三鲜春卷、豆沙春卷等。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制作春卷,一般要经过制皮、调馅、包馅、炸制4道工序。以前为手工制作。近年来,已经能进行机械化生产。
干炒牛河
河,就是指沙河粉,在新加坡称为粿条,最早还叫做“水河粉”或者就叫做“水粉”。这种粉最早产于广州的“沙河镇”,是由客家人所发明,大约相传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原料主要以大米为主,用石磨把大米加水磨成米浆,水用的是白云山的天然矿泉水。配芽菜与牛肉猛火快炒。几分钟后一盘香喷喷的干炒牛河即上碟。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广州经典的一盅两件,是从小到大的广州味道。这一次,我们用手绘作记录,留住这些经典的广州味道。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s/6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