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春天

北京的春天,先要等几场大风刮过之后,再下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雨过天晴,春天才会像靓女刚刚苏醒,雍容地睁开了星眸,明亮妩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晴暖的蓝天下,西山与北山交青布绿,野禽沙鸟在山光水色间飞翔,穿梭的燕子在空中剪来剪去。知春亭畔柳树发青的枝条将舒未舒随风摇曳。德和园的紫玉兰开出了水晶般的花。紫竹院的竹林冒出了鲜嫩的春笋。畅春园的藤萝开出了整架的花串儿。春意盎然,就连城墙砖缝里长出的小歪脖树,细细枝杈上全挂着一朵朵小红牵牛花呢。

春风吹皱了高亮河的河水,吹得四野麦田翻起了翠浪。春风吹进了城里,庭院中的老枣树一夜间就滋出了油亮亮的嫩叶,继而开出了满枝金黄色小花。夹竹桃花开了,石榴花开了,迎春花开得像一座座花塔。日光云影下,城里城外的桃花、李花、杏花、梨花,全都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开了,一片片花海,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彩霞。蜜蜂嗡嗡地唱着歌在花间忙碌,蝴蝶儿盘旋起舞在花丛中倘佯。春光满满,市声隐隐,小贩的吆喝更让这无限春光,凭添了撩人韵味。“好大个的桑葚来,刚装的篓儿耶!““赛过李子的大樱桃,粘白蜜的杏儿耶!”

天上风筝多了,鸽哨响彻了老城的天空,空竹声由胡同里传来。小孩儿跟在大人身后进了理发馆,爷俩把头全刮得亮堂堂的,孩子青嫩的头皮儿泛着柔和的光,剃光头为是出火。剃过头再进澡堂子,在热池子里浸泡够了,请搓澡师傅把全身搓得红彤彤干干净净,这为是祛病。回家去,换上新做的裌衣,里里外外换然一新,血脉通畅神清气爽,这就是北京人最平常也是最符合科学的养生保健。

春三月,应季蔬菜还没上市,可吃了一冬的土豆大白菜,又有谁不想换换口味呢?巧手家庭主妇会在这春花遍地的时节,选几样能食用的鲜花捣碎加上冰糖、果仁、芝麻、香油,调成香甜的馅,或蒸或烙或烤做出玫瑰饼、槐花饼、藤萝饼等美味点心来。至于穷人也能拿榆钱儿、槐花,合上棒子面蒸出榆钱窝窝头,槐花扒拉儿来填饱肚子。还有香椿芽摊鸡蛋,油盐爆腌苣荬菜、刺儿菜,这些野意也全都有讲究的上了餐桌。说到北京人爱吃的炸酱面,有了香椿码小伙子一准得多吃一大碗面,可是要说顶好吃而又在论的,那非“春饼”莫属了。春饼是北京独具的美食,一张薄饼,揭开为二,两张薄如纸的小饼儿搭接成长圆形,先抹上少许甜面酱打底儿,再铺上两段羊角葱,而后依次把合菜(粉丝炒菠菜),韭黄(肉丝炒韭黄),豆芽菜(醋烹豆芽菜),铺排在饼上,末了再把酱肉、熏鸡、小肚儿、摊鸡蛋,码在菜的浮头,这么多样东西要取量合适,等兜底卷起饼来才能不撒汤不漏汁,吃完手上,布碟上,干干净净。就春饼这一做一吃的技术,就足够学一阵子的,现在不知还有多少人会做会吃,美哉斯食。

“春雨细如丝,空阶滴到明”北京的春雨可媲美江南的黄梅雨,细如牛毛的雨丝如烟如雾,笼罩了老城与郊野的农田村落。雨雾中景物影影绰绰似真似幻。天晴后,经雨的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象抹上了油,鲜花璀璨逼人双眼。

清明到了“白钱飞灰围郊野”扫墓的人们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徘徊在山坡墓地里,生者怀念逝者心情是肃穆哀戚的。可是务实的人会把扫墓与踏青结合起来,既悲喜交集又合情合理。倘若天好,扫过墓几个人还能来一回野炊呢。城里人也要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舒活舒活筋骨,全家去游香山、八大处、十三陵,甚至远足到居庸关去爬长城,做一回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举。机关、学校、工厂都会组织集体春游,就在这“鹧鸪声住,杜鹃声切”的日子,欢声笑语由花阴树下传来,呼唤声引得山冈上下响应,歌声回荡在水面上。受了惊的野兔躲进了灌木丛里,被打扰的鸟飞离了树梢,聪明的小鱼会躲在水草深处,跟小船上的人玩捉迷藏。刚长成的嫩青蜓,翘着小尾巴擦着水皮儿一点一点的飞,它由什刹海而北海而中海而南海,飞过金鱼池,莲花池,最终或许能到达陶然亭呢。

玫瑰色的霞光吻红了西边天上的云,柳絮似雪非雪飘扬在空中。昔日御香飘渺,宫车辚辚的御道上,走着劳累了一天的马车。斜跨车辕怀抱鞭杆的车把式,借助四两烧刀子酒力唱起了春情小调:“桃柳叶儿那尖上尖呀,杨柳叶儿遮满了天,在旗的明公,细听我来言那,我言的是,京西兰靛厂河西滨北门外,有一个万字辈的宋老三呀。提起那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一辈子无有儿,养了个女儿婵娟呀,留条根儿。婵娟女儿长到了二八一十六岁呀,她有一个奶名儿,奶名儿叫大莲儿。提起了大莲儿来,实在是有人才,大莲儿她好比是一朵牡丹花呀,又好像一只花蝴蝶儿,她飞过来呀飞过去,飞过来呀飞过去,就像那花蝴蝶儿呀。”……

五月的煦风吹得人暖洋洋也懒洋洋的,端午节的来临,让城里原本平淡无奇的街市一下子热闹起来。一盆盆芍药、牡丹、蜀菊,衬着嫩绿的叶子抿着嘴儿在笑。美得像郎红瓷一样的大樱桃,全装在送礼的蒲包里。那些白的、黑的、紫的,大桑葚一堆一堆看得孩子们垂涎欲滴。还有那染红了嘴儿的小桃,羞红了半边脸的青杏,虽说不那么好吃,看着是足够惹人爱的了。花摊果摊间夹杂着卖菖蒲与香艾的挑子,一束束菖蒲,一把把香艾,全用红绒绳扎着。传说,端午这天是地藏王放鬼,瘟神放瘟疫到人间捣乱的日子。菖蒲、香艾、苍术、白芷,这些药材有防御瘟疫的功效,人们就把菖蒲香艾插在街门屋门上。讲究的人家,堂屋里还要供上朱砂画得钟馗像,据说钟馗能吃鬼,鬼见了他便逃遁远扬。

老人胸前纽襻上挂个小红葫芦儿,男孩儿脑门上用朱砂写个“王”字,女孩儿两眉间点个彤红的朱砂点儿,这些都是辟邪除祟的措施。端午一早,妇女孩子们全化好了妆,把刁式各样的香袋挂在身上。妞妞黑亮的发辫上戴着五色丝缠的小粽子、小元宝、小老虎。小小子穿上虎头鞋,戴上绣有五毒(蝎子、蜈蚣,蟾蜍、蛇、壁虎)图案的围嘴儿。打扮好了到街上去看耍中幡舞狮子过会的。端午还要祭祖,吃粽子。白江米的粽子叫素粽子,还有江米小枣的,黄米小枣的,各样豆的粽子,全是自家做的。端午中午阳气顶旺盛的时候,家家户户全都把菖蒲、香艾、苍术、白芷,做成的烟堆儿点燃,一时间,满城大街小巷药烟弥漫,这就是那年月北京全民的消毒运动。

倘若让诗人闭上他那只看坏不看好的眼,不提北京春天刮大风,而用他循章觅句富有诗意的那只眼,去看北京春天的靓丽多情,那么,诗人就一准能写出顶美顶好的诗句来的。

阅读往期内容







































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
白癜风发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s/691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