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录奶奶做的炒鸡蛋,安抚了我整个童年
很多人都说,“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我对这句话也算是深有体会。
小的时候,因为家里比较贫穷,每次招待来人,奶奶总会把珍藏的鸡蛋拿出来。待水烧开,将蛋壳在锅边缘磕开,然后迅速将蛋黄并蛋清倒入烧开的水里面。
桌上摆好馒头和菜之后,奶奶便会为客人端上煮好的荷包蛋,一人两颗,不多也不少。带着客气有礼的微笑,嘴上说着:“家里没什么好招待你们的,将就吃些”。
同时奶奶还会备上食盐和白糖,让客人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添加。小的时候,站在一边的我觉得那些客人碗里的鸡蛋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椭圆形的荷包蛋,外面一层比较薄的是蛋白,有时甚至能看到里面蛋黄透过来的颜色。一嘴咬下去,碗里的水立马有了些许黄色。
水煮荷包蛋一般奶奶会在傍晚为那些客人做。而早上和中午的时候,奶奶一定会为他们备上一碟炒鸡蛋。
大多时候,奶奶做的炒鸡蛋只会用到鸡蛋若干枚、食盐若干克以及适量的菜籽油。若时间充裕,奶奶或会加入一些切碎的韭菜,又或是白中透黄的葱花。若是炒鸡蛋里加入韭菜花,整碟炒鸡蛋卖相会更好。
其实我更偏爱加入葱花的鸡蛋,因为这算是种惊喜,炒好的鸡蛋里面不仔细看,很难注意到葱花的存在,但是一口咬下去却会有丝丝淡淡的甜味萦绕在唇齿间。小小的铁勺里面,当菜籽油变热后,飘出的香味,常常让我不自觉地咽口水。
当鸡蛋倒入后不久,空气中的香味发马发生了奇妙的变化。鸡蛋和菜籽油的香味,竟产生了一种协调的美味,这二者的味道由分离趋向融合。我在一边也不知道咽了多少次口水,那勺中的鸡蛋由液体变为固态,金黄色也染上了些些焦糖色,终于装盘了。我每每却只能看着它们进入别人的腹中,运气好的话可以吃到一些残羹。而这种机会却是不常有的,那些客人总是甚至会主动要求奶奶只炒一盘鸡蛋也成。
夏季它们吃奶奶从地里割来的各种野菜,拌着麦糠。冬天甚至也有奶奶早在夏末就切好晒干的野菜。每次闻着那些晒干的伴着阳光味道的野菜的清香,我都会产生尝尝的冲动,还好尚有理智保留。
后来,我开始长大。能吃到鸡蛋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但是我每次闻到鸡蛋的味道就会难受,特别是做好的鸡蛋开始变凉之后,因此对于奶奶炒的鸡蛋每次都只能吃几口。然而每次闻着刚炒好的鸡蛋的香味对我来说已经是最大的满足。奶奶却总会在一边感叹,“你看你,就吃这么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年里多数时间我都在远离家里的地方,每次看到外面缺少了焦糖色的炒鸡蛋,我就只觉得那金黄色好是单调,更是没有吃的兴趣。当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小时候,闻着炒鸡蛋香味、咽着口水的我,以及有点昏暗的灶台,还有那位陪我成长的老人,这一切真是仿佛就在眼前一般。
—如果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你想与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
欢迎投稿给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s/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