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如始答好脱贫答卷年上半年全市
收官之年不松懈,慎终如始战正酣。
七月,进入大丰收季的黔中大地,脱贫攻坚脚步铿锵有力。麻山深处,紫云自治县群众在大山里书写“两红一芯”的产业传奇;索领山下,关岭自治县万亩火龙果结出“扶贫硕果”;北盘江畔,镇宁自治县千亩百香果园飘香脱贫路;夜郎故里,普定县十万亩韭黄铺就金色致富路;屯堡之乡,在平坝区乐平镇的青庄坝区建起了万亩高标准蔬菜示范田;塔山脚下,西秀区的十万亩辣椒迎丰收、红红火火。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部署与指示精神,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一起打,完成剩余减贫任务和巩固脱贫成果两手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好打赢收官之战。
攻坚克难战“疫”战贫两手抓镇宁景宁小区旁的纸加工工厂内,搬迁户在这里务工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冲击和影响。面对新的考验和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突出重点、积极应对,坚持“两场硬仗一起打,不获全胜不收兵”。
以上率下,政治责任牢牢扛起。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任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双组长,就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调度指挥。各级党委(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疫情防控相关决策部署。各县区、部门立足工作实际,推动出台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构建了查、防、控、治、保、导“六位一体”防控体系,全力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镇宁景宁小区手工艺培训教室
主动应对,打出政策“组合拳”。在推动稳岗就业上,优先帮扶贫困家庭劳动力;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扶贫车间等项目实施,调整优化使用扶贫资金,在全省率先实现个重点项目、个重点工业企业、家重点农业企业复工复产“三个%”。率先安排“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充分运用脱贫攻坚“公益十岗”安排就业,实现了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人、边缘户劳动力人三类“重点人群”%就业。
创新破难,消费扶贫“显身手”。为解决疫情带来的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我市制定《消费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并积极开展“互联网+战疫情促销售助脱贫”“市县领导直播带货”等活动,打通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今年上半年,我市认定扶贫产品个,销往东部地区农特产品销售金额3.66亿元。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防止返贫,我市及时开展核灾救灾工作,及时开发灾情登记平台,全面掌握全市贫困人口、边缘人口受灾情况,及时将有因灾致贫返贫风险的群众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加强部门联动配合,有力指导基层开展救灾工作。
挂牌督战瞄准靶心补短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关岭乐安村村民正在筛选火龙果高智摄
然而,受疫情影响,打乱了脱贫攻坚的步伐。非常之时,必须聚非常之力、用非常之举、行非常之策,要千方百计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才能在从容应战中牢牢掌握主动权制胜权。
我市严格落实中央、省委挂牌督战各项要求,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负责挂牌督战全市有剩余贫困人口的个行政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先后10多次赴督战县和包干扶贫村调研督战脱贫攻坚工作,既“督”又“战”、以“督”促“战”,与时间赛跑、与贫困搏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
紫云大营镇大营村鼠场坡组村民韦堂国打开房前水龙头洗手
挂牌督战,“督”是手段,“战”是目的。实战就要有实战的样子。我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指标,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发起“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行动,确保实战措施到户到人,集中攻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3+1”短板。
用好“窗口期”。我市抢抓省委明确的把4、5、6三个月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窗口期”,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发现问题工作机制。
建立“双台账”。梳理汇总巡视、审计、考核、督查、挂牌督战、自身排查等各种渠道发现的问题,实行一个问题建立部门、地方两本台账。
紫云松山街道石头寨村的老人到村卫生室接收免费体检
压实“双责任”。全市上下一盘棋,31名市级领导、8个县区、18家市直部门分别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实行“双问责”通过不断强化地方、部门两个责任,完善条块结合的责任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统筹各类问题录入扶贫云问题整改系统个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
悬挂“明白卡”。逐户制作“3+1”保障“明白卡”,把每户贫困户过去什么状况、享受了什么政策,通过哪些措施解决了什么问题,成效怎么样、具体的责任人是谁等,都一一写清楚,便于群众知晓和监督,推动逐项保障到位。
截至6月底,我市紫云自治县录入省“扶贫云”系统的问题已全部整改销号,各级反馈和自查排查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明白栏信息核实率%,张贴完成率%。目前全市剩余贫困人口有0.55万户1.万人,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人均纯收入达元以上;紫云自治县已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一鼓作气巩固成果提成色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西秀区辣椒丰收上市
普定靛山坝区韭黄基地
当前,我市最后一个深度贫困堡垒紫云自治县已达到脱贫摘帽标准,离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只有“一步之遥”。面对大好形势,各级扶贫干部不松懈、不歇脚,继续带领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扎实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提亮全面小康成色。
“四个不摘”坚定信心。“四个不摘”坚定信心。按照党中央“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我市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投入不减、项目不少、政策不变、帮扶不撤”,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顺利接受了省级“四个不摘”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
平坝青庄坝区蔬菜种植基地
“双业帮扶”添足后劲。发展产业、推动就业,是帮助群众稳定脱贫奔小康的最根本措施。今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产业革命“八要素”,以亩坝区为重点,紧紧围绕9大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就业。上半年,全市完成蔬菜(辣椒)种植面积.41万亩次、食用菌种植2.06万亩(亿棒),中药材种植55.5万亩、水果累计种植面积.54万亩、茶园面积39.24万亩,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6.48亿元,增速5.4%。同时,在全省率先安排部署“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通过专机输往青岛贫困劳动力人。东部地区累计援建扶贫车间79个,吸纳带动就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人。
关岭上关镇乐安村千亩火龙果基地高智摄
“扶贫协作”凝聚合力。上半年,与山东省签订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两地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开展11次互访交流,召开联席会议8次;青岛市县两级已投入我市年财政帮扶资金3.8亿元;引导东部城市到我市投资企业个数22个,到位投资5.2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人。
越到最后关头,越要增强敬畏之心;越到收官时刻,越要常葆“赶考”心态。下半年,安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高质量答卷,为谱写新时代富美安顺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安顺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cp/1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