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辛丑雨水的养生重点是健脾祛湿
年时间
2月18日18时43分49秒
辛丑年正月初七
星期四
胆体质日
雨水节气的到来意味着降雨开始,雨量开始增加。降雨多,气温也会下降,北方昼夜温差变大,南方虽有回暖,也会反复。
因此常说雨水时节「反了春,冻断筋」,倒春寒是这个节气的特点,「春捂」说的就是此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意思是说,春天属木,唯有水才能滋养“木”,雨水落下,草木才能真正冒出尖来,于是,新一年的生机就这样,在绿意的萌动中开始了~
雨水·三候
一候獭祭鱼
二候鸿雁来
三候草木萌动
〔獭祭鱼〕进入雨水,水獭逐渐活跃起来,它们有个古怪的习性,喜欢把捕捉到的鱼排在岸边,看起来像先祭拜再进食一样。
〔鸿雁来〕雨水五日后,大雁感知到春信,排好“人”字形,动身从客居的南方飞回北方。
〔草木萌动〕再过五日,阴阳交泰,草木随地中阳气的升腾开始抽出嫩芽,雨落草木生,正是耕耘的季节。
雨水·运气
岁运:水运不及(少羽)
司天:太阴湿土
在泉:太阳寒水
主气(初之气):厥阴风木
客气(初之气):厥阴风木
———————————
所辖时间:
-01-20[大寒]
~
-03-20[春分]
———————————
客主加临:
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
春气正,风乃来,
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
风湿相薄,雨乃后。
民病血溢,筋络拘强,
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初之气,春行春令,风木之气主时,加之太阴湿土的影响,风湿相搏,风胜湿困易出现筋络拘急,关节不利,身体沉重筋脉痿软之症状。肝主筋,膝为筋之府,要注意下肢尤其是膝部的保暖。
辛丑年为水运不及之年,水运不及,湿土之气因而大盛,使水不能制火,火气反而更旺,人们多患腹胀,烦闷抑郁,身体困重,大便溏泄,阴性疮疡脓水稀薄,腰股疼痛,下肢关节活动不利,两脚痿软疼痛,甚至足背浮肿逆冷等症。
此时养生的原则:是健脾祛湿养肝。同时注意春季乃应把握“养生”的核心:既要注重阳气的升发,同时又要避免升发太过。
雨水·养生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为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
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01漱口吞津每日上午10时前后,用舌体搅拌口腔,产生唾液后慢慢咽下,每日3~6次,可以清除大部分有害物,有益健康。
中医认为,唾液在体内化生为精气,为生命须臾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强肾益脑等作用。现代医学证实:唾液除具有灭杀微生物、健齿助消化等功能外,还发现唾液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皮肤表皮细胞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唾液能消除从氧气和食物中产生的对人体十分有害的自由基;唾液还有很强的防癌效果。
02撮谷道即做收缩肛门的小动作。其具体做法概括归纳为“吸、舔、撮、闭”四字诀。
即“放松全身,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慢呼,全身放松。”每天坚持收(提)缩一百,每次1—2分钟,若大便后应延长至2—3分钟,可以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治静脉瘀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内痔、外痔、肛瘘、慢性肠炎等;同时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等慢性疾病有显著效果。
03揉腹即用手来回擦或搓介于胸和骨盆之间。最佳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前后以及和晚上睡前。
每次先用右手大约在胃腔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雨水·饮食
春天宜吃芽类的食物,其对应的是春生之力,特别是豆芽。它和韭黄、蒜苗、香椿这类辛温的芽类不同的是,豆芽是甘凉的,在疏发肝气的同时,还能清热。
而且,黄豆芽还是“素高汤”的主角,配上香菇、芹菜等食材熬煮,有疏通气机之功。
素高汤食材准备
黄豆芽g、胡萝卜1根、干香菇50g、芹菜1棵
制作过程
1、将芹菜、胡萝卜切段,豆芽去根须
2、香菇浸泡3小时,切掉柄下的泥根
3、以上食材放入锅中,加水约5升
4、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4小时,即可
食用功效
可作日常汤品,具有疏肝助阳、调畅气机的作用,适合春季食之。极其适合A型血与AB型血的人来调理便秘等问题。
小编推荐的节气养生,
适宜大部分体质血型的人,
新的一年,
32体质恭祝大家健康平安!
编辑/32体质小编
图片/感谢网络所有原创者
版权/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微文/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gx/1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