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教授谈节气食疗立春养生防病,别忘了
古人说:“立春天渐暖,要防倒春寒”,但在今年立春以来,“渐暖”倒不觉得,“春寒”却很明显。
按照运气学理论,庚子年初春,气候以风、寒为主,兼有雨湿。风气偏旺容易耗伤体内气津,寒气、雨湿又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导致免疫力、抗病力、排毒能力下降。因此在日常起居中除了衣着保暖,饮食可搭配甘润、辛温的食物。
那么,在这个节气,有没哪种时令食物具备“辛味”和“温性”这两种特点,且又是比较“柔润”的呢?
当然有,它就是韭黄。
韭黄韭黄也称“韭芽”、“黄韭芽”、“黄韭”,俗称“韭菜白”,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
由于韭黄质软偏润,因此虽然为温性,进食后也不易出现口干、上火症状,实在是春季佳菜。
中医认为,韭黄味辛、性温,具有温中健脾,补肾起阳,行气活血的功效。
适用于中焦虚寒所致的纳差、反胃、便溏等症状,以及气血瘀滞所致的跌打外伤、关节疼痛、胸痛、胃痛、腹痛、腰痛等症状,和肾阳不足所致的腰酸腿软、阳痿早泄等症状。
立春时节的韭黄向来被视为蔬菜中的珍品,具有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的优势。它的嫩叶和柔嫩的花茎颜色淡黄美观,纤维软而少,口感鲜嫩、香味浓郁,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食疗保健作用。
韭黄含丰富的蛋白质,糖,矿物质钙、铁和磷,维生素A原、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尼克酸,以及甙类和苦味质等,并有丰富发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这种特殊成分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辛香气味,具有抗菌和提高免疫的作用。
此外,韭黄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可以把消化道中的难消化的物体(头发、砂砾等)包裹起来,随大便排出体外,因此有"洗肠草"的美名,现代研究有治疗便秘和预防肠癌的作用。
韭黄作为药食同源的佳品,在立春节气制膳,可起到疗疾防病的作用。下面推荐几个药膳供大家参考。
膳食推荐韭黄温奶饮
食材:韭黄、牛奶各克(或奶粉2汤匙),生姜25克。
制法:将韭黄、生姜捣烂,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放入锅内,再兑入牛奶(或奶粉及水),加热煮沸,趁热顿饮,每日1剂。
功效:有滋补虚弱、温胃止呕的功效。适于中焦虚寒或外感寒邪所致的纳差恶心、胃脘寒痛、疲劳懒言等症。
韭黄虾蛋
食材:虾10-15只,韭黄3两,鸡蛋3个。
制法:将虾背开边,清虾肠,用少许盐腌味,后炒至半熟,盛好备用;将鸡蛋打均匀,放盐和味精调味,再将一汤匙生粉加水开成生粉水,加入蛋汁中;将鸡蛋汁入锅煎,约20秒后将韭黄、虾一起如果同炒,待虾熟即可。每周2剂。
功效:有温肾助阳的功效,适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酸腿软、夜尿频多、阳痿早泄等症。
韭黄粥
食材:韭黄1两,桃仁5克,陈皮3克,粳米适量。
制法:将粳米淘净,韭黄洗净切段,桃仁、陈皮稍水冲洗。然后将韭黄、桃仁、陈皮与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中火煮至米烂成粥。隔日1剂。隔日1剂。
功效: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之效。适于跌打外伤所致肢体疼痛,或寒凝气血瘀滞所致胃脘寒痛、腰部冷痛、胸口闷痛等症。
(以上为池晓玲教授专访稿整理,摘选《生命时报》,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肝病科普知识,可参阅专著《实用肝胆疾病药膳食疗大全》(池晓玲著)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hq/10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