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韭黄大产业锦宁村韭黄年产值超三千万元

成都市郫都区唐元镇锦宁村素有“韭黄之乡”的美誉。每年到了这个时节,锦宁村一路韭黄香:乡道旁、农家院边的不少小拱棚下,都是鲜嫩韭黄。这里是西南规模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葱韭类农产品出口基地。“目前,基地韭黄已出口日本、韩国、加拿大以及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多吨,年创外汇收入40多万美元。”

多年的村庄韭黄种植史

锦宁韭黄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而韭黄与韭菜,本来就是同一种植株上长出来的,所不同的是后期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出现不同的产品形态。种植韭黄,锦宁村有水土优势。该区域土壤系都江堰冲油沙土,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这里水质优良,特别适宜韭黄生长。 韭黄受季节影响小,一次播种可连续生产3-5年,每年收割2-3次,年亩产韭黄可达-0公斤,亩产值3万元左右。

锦宁的韭黄种植,也改变了唐元镇全镇的种植传统。锦宁村种植亩韭黄,同时辐射周边的沙河、长林、钓鱼、天星等四个村,带动全镇种植韭黄亩。

小韭黄带动一方大产业。数据显示,唐元镇全镇因韭黄生产带来的年产值则达到了2.25亿元。而村民人均年收入则达到了20多元,这不仅是唐元镇人均收入最高的村,在郫都区也是排前面的。

不断探索精深加工的新市场

70岁的村民谢永丰正在车间内对韭黄进行清洗前的梳理,而他干这个每月收入将近0元左右。

这间平方米的韭黄初加工车间,于年建成,是一个集清洗车间、晾晒场、分拣车间、保鲜库、成品库、农残检测等于一体的标准化出口初级农产品加工厂。

年11月,锦宁韭黄生产专合社牵头,与山东一家公司共建唐元锦宁韭黄(韭菜)出口备案生产基地78亩,开启了唐元韭黄(韭菜)生鲜农产品走出国门的历程。截至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出口备案待审种植基地亩、认证基地亩。

在合作社推动下,以锦宁村为核心和代表的唐元韭黄品牌效应开始凸显:9年,唐元韭黄完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年,唐元韭黄完成出口备案生产基地认证和出口加工企业备案认证。

几天前,锦宁村刚与四川农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发展韭黄精深加工产业。而目前锦宁村正与一农业企业洽谈,准备初期引进万元,打造集生产韭黄酒、韭黄水饺、韭黄面、韭黄宴等于一体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体验农业项目,逐步形成“赏韭乡美景、购韭乡产品”的农旅融合发展格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hq/108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