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00亩到10万亩普定县如

“从对韭黄一无所知到60%以上的村民谈起韭黄种植技术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夏日时节,在安顺市普定县马场镇湾寨村,望着身后郁郁葱葱的韭黄,村支书曾加胜介绍。 时间回转到年以前,在普定县,以“白旗韭黄”为发源,以韭黄村为核心的韭黄种植面积仅有亩,却长期停留在家庭式、零散式种植和经营状态。普定县马场镇湾寨村村民正在地里为韭黄除草 几年前,那时的湾寨村满山坡种的都是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提及种植韭黄,村民想都不敢想。 年,普定县将韭黄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发展,并对全县个村居投入1.72亿元“资金池”,每村万元,创办村级公司,自主发展产业,破解空壳村和农村空心化问题。 年,湾寨村利用万启动资金,注册成立了村级公司——奇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面对农村产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仅靠过去种植的玉米和水稻肯定行不通了。但能种什么?种什么能赚钱?一下成为曾加胜等村支两委成员需要动脑子,下一番功夫思考的重要问题。 湾寨村全村户人,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如何将实现单位土地效益最大化? 湾寨村地处普定县14个亩以上坝区之一的云盘坝区,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实际,马场镇成立了镇级平台公司——普定活力翼达有限公司,将湾寨村等周边村寨纳入亩以上坝区,集中连片发展韭黄种植,并积极指导各村韭黄种植,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难题。普定县马场镇湾寨村村民正在韭黄地里劳作同一年,在镇里干部的建议下,曾加胜率队,带领村支两委、致富带头人等前往普定县化处镇等地学习韭黄种植、病虫害管护的经验。 然而,对于多年来习惯传统农作物种植的村民,从没接触过韭黄种植,心中还有太多顾虑:“种那么多韭黄,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我们的土地流转金不给我们怎么办?” “一亩玉米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多元,只够勉强糊口,一亩韭黄一年割两茬,年产值超过00元。”村干部和村民把经济账一算,一下豁然开朗。普定县云盘坝区韭黄种植丰收时 同时,马场镇镇级平台公司通过修建冷库,完善物流,对各村韭黄采取统一收购,立马消除了湾寨村对韭黄销售渠道的担忧。 目前,该村集中统一发展韭黄种植面积亩,实现了韭黄产销两旺。全村年人均收入从年的元提高到现在的96元,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万元。普定县云盘坝区韭黄种植基地里,湾寨村种植技术员指导村民委韭黄除草 故事的背后折射的是当地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当地干部群众因地制宜选准产业的作风转变。 短短几年间,这样的变化不止发生在湾寨村。从亩到10万亩,普定韭黄不再是以“白旗”为核心的韭黄村的“专利”,从一个村到整个县,韭黄产业在一个个乡村、一个个乡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普定县云盘坝区韭黄种植基地远眺 数据显示,韭黄已经成为普定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几年的迅猛发展,韭黄种植在该县13个乡镇(街道)推广面积达10万亩,投产面积5万亩,年产量7.5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韭黄种植和销售基地,带动更多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普定县云盘坝区种植韭黄带动农户务工增收 如今,普定大地上,韭黄产业在普定大地上遍地开花,农民普遍增收,干部能力提升,更多的产业致富故事不断上演......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金秋时张赛编辑向淳编审胡丽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hq/1549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