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庄乡特产黄韭现已全面上市欢迎大家选购
黄韭原名丰本,又名韭黄,俗称黄莲韭,是经人工冬季培植而成的一种反季节韭菜,富含维生素A、B、C和蛋白质,并含有抗菌物质,具有调味、杀菌功效。深州市东安庄乡生产的黄韭自古以来以馨香扑鼻、鲜嫩娇艳、味美色黄而著称于世,明清时代曾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被誉为“菜中珍品”。
黄韭的栽培历史及生长特性
深州是黄韭的发源地,黄韭栽培始于北宋宋真宗天禧年间(约年),距今已有近一千年的栽培历史了,相传是由当地一民间老人无意间栽培所得,宋代诗人苏轼曾有过“断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的诗句。黄韭生长喜苦水而恶甜水,水质越硬越好,土壤越白越强。苦水浇灌出的黄韭,色黄鲜嫩经久不老,茎长味美略带甜味,易于消化,远途运输三昼夜仍色鲜味美不烂;若用甜水浇灌则茎短叶长,味辣略带青稍,易烂,不易远途运输。
深州黄韭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黄韭生产的季节性很强,一般是在元旦至春节期间上市。经多次化验证实,深州生产的黄韭是一种无公害绿色蔬菜,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成为春节餐桌不可或缺的佐餐佳味和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周边地区就有“不吃黄韭馅饺子不算过年”之说,现已远销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等各大中城市。有的同志在品尝过后,还题诗“咏黄韭”,对其大加赞美:“饱尝风雨度秋冬,全身精华凝根中;三九严寒述壮志,苦水浇出韭精灵;不用农药不施肥,绿色蔬菜建奇功;待到佳节团圆日,餐桌敢与肉争宠。”深州黄韭以东安庄乡西安庄村最佳,由于该村区域水质硬苦,土壤沙白,十分适合黄韭生产,故该村黄韭更为茎长叶短、鲜嫩味浓,米以外即能韭香扑鼻。目前,西安庄村仍然保持用传统的方式生产黄韭,使黄韭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特色风味,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市场的青睐。
西安庄村黄韭种植基本情况
东安庄乡西安庄村位于深州市区西南1公里处,北临国道、石黄高速,东临保衡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该村有0多人,耕地多亩,是深州市较大的村庄之一。近年来,东安庄乡党委、政府为增加农民收入、调优种植结构、培育黄韭传统特色种植,曾多次组织西安庄村村民远赴云南昆明黄韭种植基地参观考察学习,认真研究黄韭种植技术,在有关专家的精心指导下,解决了韭菜易腐烂、难变黄等技术难题。深州市为进一步发展黄韭产业,专门成立了黄韭协会,从黄韭的种植管理到市场销售由专人管理负责,并申请注册了商标。西安庄村还投资20多万元购进了土壤成份分析仪和农药残留检测仪,确保黄韭品质,生产绿色蔬菜。据西安庄村村主任董文广介绍,近年来黄韭价格一直在一公斤10元以上,一亩地大棚一年可培育5畦黄韭,可产黄韭1多斤,每亩每年可收入-元,西安庄村共种植黄韭多亩,年产量约-万斤,供不应求,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多万元。
黄韭种植的主要过程
黄韭的种植工艺复杂、技术性强,而且受季节限制。现将的黄韭生产过程作一简要介绍:
1、韭根的培育
首先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如雪韭、河间大白根等,通常选用撒子育苗或栽根育苗两种方式。每年春季温度较高时(4月前后)韭民就开始在大田中栽植青韭,用于黄韭生产的青韭不允许刈割,使韭根保证充足的营养。培育健壮的韭根,是黄韭生产的基础,不论是哪种栽培方法,韭菜在生长前期一般不追肥,以防叶片过于繁茂,导致郁蔽烂秧,对壮根不利。待立秋后可进行第1次追肥,一般可每亩追尿素10~15公斤。白露前后第2次追肥,一般可每亩追尿素20~25公斤。韭菜在生长期间要注意及时浇水、除虫、除草,合理进行管理,促进韭菜壮根。立冬后小雪前待地上叶片干枯后,用锄先将地上枯叶锄掉,即可用犁将根串下。
2、捋秧入壕
韭秧入壕前,要整齐扎捆。剔除虫根病根,选取肥壮的韭根捋成齐嘴,用秫秸捆成0.3~0.5米的方形捆,于壕底骤紧。如捆与捆之间的角上留有空隙,可用散秧根填实挤严。韭壕要求背风向阳,东西长约13米,南北宽约3米,深约1米,壕后部地上部分筑起60公分左右的土墙,用木头和玉米秸等捂上顶棚。壕口在前面留成斜坡形,口宽1.4米左右,和温室等长。每1.5米左右竖一隔坯,坯高10公分左右,大约与韭根齐高,坯两侧用泥抹好,防水互相贯通,每2道隔坯为一畦。壕底要求平整,南北向,稍有走水。为了给壕内灌水,在壕南边捅一水眼,中间插入去心的向日葵秆,通入壕内,这样灌水时即可不必掀苫。一般是小雪之后捋秧入壕,入壕后要先浇一次小水,水深达根的1/3为宜,待水渗后,要将界坯踩实,再灌一次大水,以灌至平茬为宜。水渗后,盖上用水湿润的玉米秸秆粉碎物、韭菜干毛、麦糠及桃树叶等物,一般2~3厘米厚。注意四边厚些,中间薄些,以便发热均匀,出芽整齐,然后用草苫子盖严壕口,防止透风漏气。
3、韭壕的管理
韭根入壕后起麦糠前,一般不用浇水,只需白天掀苫晾晒,夜间盖好草苫即可。4~5天后,要注意检查温度,温度应控制在35℃左右;在7~8天后,可将中间的韭叶麦糠向外扒,以保证全畦新芽生长一致。待新芽长出5~7厘米,温度不能达到48℃,即可用铁耙将麦糠等搂出。
起麦糠后要灌一次小水,以灌到韭根的1/3为宜。起麦糠后的前2~3天要整日盖苫,不宜晾晒。以后可根据先短后长原则由每天2~3小时逐渐加长到6~7小时,但有风及阴雨天气要少晾或不晾。灌水量要根据先小后大的原则,前期灌水量要小,后期可适当加大,以防烂叶,一般以5~6天灌一水为宜。需30~40天即可割第一茬韭菜。
收割第一茬之后,先夜盖日晒2~3天,然后昼夜覆盖3~5天,其后管理与第一茬相同。为了补充营养,可于浇水时将少量化肥溶解后随水灌下。
4、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以栽培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在药剂防治上,优先采用粉尘剂烟熏法,禁用农药及其它高毒、高残留农药,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残效期短的农药,并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和不在安全间隔期内采收。
病害的防治。(1)灰霉病。烟剂熏棚:每亩用克45%百菌清或扑海因烟剂分散5~6处,闭棚点燃熏蒸一夜。晴天或露地用40%施佳乐悬浮剂1倍,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倍,40%克霉灵可湿性粉剂倍喷雾,7天喷1次,连喷2次。(2)疫病。发病初期每亩用50%的百菌清粉剂公斤,lO天1次。或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倍、72%普力克水剂倍、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倍灌根或喷雾,10天1次,连续2次。
虫害的防治。(1)韭蛆。①入棚前用小挠子扒土,露出“韭根”,冻晒5~6天杀韭蛆。②糖、酒液诱杀。将糖、醋、酒、水和敌百虫晶体按3:3:l:10:0.5的比例配成溶液,每亩放2~3盆,诱杀种蝇类害虫。③可在5月中下旬~6月初、8月下旬~9月上旬用药灌根,最好是先扒开韭菜假茎,去掉喷雾器喷头,对准韭根喷药即可,喷后覆土。每亩用48%乐斯本乳油、1.1%苦参碱粉剂或50%辛硫磷乳油灌根。(2)蓟马。用40%乐果~0倍液喷雾防治。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hq/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