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艾灸护肝壮阳气最佳时机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
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人们将有“双立春”的农历年视为大吉年份。
立春节令食俗1、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我国一些地区的饮食风俗之一。春饼,又叫薄饼、荷叶饼,早期的春饼是用面粉烙或蒸成薄薄的饼皮,包着炒好的豆芽、韭黄、粉丝一起食用。有些地方的春饼还要配炒菠菜、摊鸡蛋、酱肉、肉丝等卷着吃。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2、春盘
立春吃春盘的习俗起源于唐朝。春盘又称“五辛盘”,包括葱、蒜、韭菜、蓼蒿、芥五种辛辣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和在一起食用,取意迎新。山东宁津一带则是用葱、蒜、椒、姜、芥切了调和在一起,既可以用来佐餐,还可以作为礼物相互馈赠。按现代科学观点,立春时节寒尽春来最易感冒,食用辛味食物可以解表发汗,有助于预防流感。
3、萝卜
立春吃萝卜意为“咬春”,这一天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啃几口萝卜。按照中医的说法,春季阳气升发,宜吃辛甘发散的食物,而萝卜正是该节气最佳保健食物。萝卜性寒味辛,生熟皆可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民间称其为“小人参”。萝卜富含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可以更好地预防春季流感。其次,萝卜含有生物酶、芥子油等成分,不但能促进身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还能分解致癌物——亚硝胺。
4、春卷
春卷实际上是由春饼发展来的,它是用面做成薄薄的皮,包裹事先备好的馅料,并将两段包严实,放入油锅炸熟,金黄酥脆,盛行于江南一带。
5、春菜
立春这一天应该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有迎新之意,又能养生保健。
6、吃春茶
浙江温州一带在立春之日要吃春茶。这里的茶并非指茶叶,而是用朱栾切碎加上黑豆、桂花、红糖、红枣、柑橘等一起煮烂服用,称作“春茶”。饮春茶要先敬祖先,再与家人一起享用。
立春养肝,艾灸帮您来支招立春是冬春交替之时,天地间生机萌动,万物繁荣。此时人体内阳气开始生发,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此时艾灸对全年的健身防病都是十分有利的,甚至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立春前后两天艾灸神阙、三阴交等穴位可助阳气生发,预防身体疾病。
艾灸神阙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艾灸神阙,可补充人体阳气,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艾灸三阴交
三阴交穴,十总穴之一,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汇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艾灸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立春养生需要注意的六原则:1、早起早睡以养肝。2、不要过早减衣。3、每天梳头百下。4、多吃韭菜香菜。5、少吃补品和盐。
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s/1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