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中国合伙人上演郫县韭黄版年赚2
亩韭黄地里上演大逆转——
上一篇文章: 河北香河种韭菜的农民,这次有救了 下一篇文章: 谢利华一头农技战线的孺子牛
11月13日,郫县唐元镇韭黄基地,工人在整理韭黄。
成立3年几乎零利润,甚至付不出地租和工人工资,如今却实现亩纯利元,年赚万元,有何魔法?
王洪青、马文龙和宋建,或是北大法学院毕业生,或是房产等行业老板,卷起裤腿下乡,在郫县唐元镇携手包地亩种起韭黄,成为全国最大韭黄单体种植户。把工厂标准化生产线和管理模式搬进现代化的农田,“中国合伙人”之郫县韭黄版的故事就这样上演……引进“生产线”一亩纯赚元11月13日,郫县唐元镇青羊村,冬日暖阳洒满亩韭黄基地,工人们正将带着露水的韭黄清洗打包,一辆辆运输车往来穿梭。掏出今年10月的工人薪资表,锦宁生态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之一王洪青扫了一眼:最少的多元,最多的竟有近元。这样的薪酬,在采用标准工序计件前,简直不可想象。那时,工资按天算,50元一天,基地农民每月最多也就元。对于基地大多数“60后”留守老人而言,元薪酬并不算低,但换来的却是消极怠工和低下的劳动效率。“按天算工资,每天干多干少都是那么多钱。锄一亩草,十多个人在那里闲聊拖沓,一天都干不完。”宋建说,基地从年成立后的近三年里,几乎没有盈利,产品销售额甚至不足以支付土地租金和工资。面对严酷现实,韭黄版“中国合伙人”数次闭门,刮起阵阵“头脑风暴”。“为何不试试工厂里标准化生产线的运作模式!”三人一拍即合,接着各显神通,参照工厂标准化管理模式,专门为基地制定一套《韭黄栽培管理各工序价格及标准》,播种、苗期管理、田间管理直到收割,23道工序操作规程及价码一目了然。做厢要平整,厢面无粗糙大土块,沟底松土必须达2寸以上……做厢、覆膜元一亩;人工除草—元/亩;收割打捆元一亩……就像在工厂标准化生产一样,每个步骤都有严格标准,每道工序都计件算价。今年初,新“生产线”在韭黄基地上马,效果立显。“基地每亩平均单产由斤提高至斤。”王洪青介绍,按出田均价每斤5元算,每亩可实现产值2万元,每亩年均纯利润元。
升级“大包干”超产千斤多挣16万元引进“生产线”,只是牛刀小试。
尝到甜头后,王洪青和他的韭黄合伙人们正全面实施升级版管理模式—农田劳务合作承包制。以前,三位合伙人从未涉农,如果事无巨细全管完,力不从心,效率也不高。劳务合作承包制的核心,就是让王洪青等人将精力集中于管理和营销,将种植环节“大包干”出去。“以50至亩为一个生产单元,每个生产单元设置1个生产组长、3—5个固定成员以及不定数量的零工,生产组长和固定成员为承包人。”此外,还确定了“公司、承包人和零工利益一体化”标准。“每亩按平均产量的80%作为基本标准,达标并超产的小组,生产组长享有超产的20%部分。”利益深度捆绑,激励斗志,一旦有人偷菜,因为事关所有人,大家都愿主动监督防范。生产组长是生产单元总负责人,从播种到验收一肩挑,公司要做的只是派人抽检,管理运行成本因此大幅降低。“承包亩,1个组长、5名固定人员,计件工资外,团队如超产0斤,就收益16万元。”生产组长、“土专家”谢祥舟直言“压力山大”,但也盼头十足。“我上月工资元。”分拣工代功德一刻也不愿停下手里的活。不远处,64岁的张友玉正忙着清除浮土。她已是专业除草做厢工人,每月能挣元,加上每年1万多元流转租金,守着家门口,比外出打工的娃娃们还强。两套管理模式让基地驶入“快车道”,目前,基地已是国内单户规模最大的韭黄种植基地。韭黄合伙人们又有了新打算:明年再扩容亩,融入乡村特色度假旅游元素,靠产业链延伸赚取第二桶金。采访手记:知识搅活农业“蓝海”农田里一年能掘金万元,种韭黄照样当全国冠军。农业大有可为!王洪青和他的合伙人,靠读书从农村跃过“农门”,再从商界返回“农门”,成为“新农人”。诱惑他们的,正是农村财富新洼地的无穷商机。韭黄基地的逆转,就是这样一个例证。农民变员工,从“磨洋工”到抢着干,收入从维持生活到比肩白领,都是因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让生产效率也因此巨变。农村需要新型农民,农业更期待新技术、新观念和新模式。要搅活农业“蓝海”,用知识才能改变农村命运。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北京治白癜风去哪个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s/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