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康登勇ldquo老黄

木浪村属于二类贫困村,位于普定县补郎乡的西部,距离普定县城21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有5个居民小组,全村人口有户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有户人,从木浪村搬迁出去的易地搬迁户18户72人。年11月3日,木浪村党支部书记康登勇走访残疾人吴有福了解其残疾补助资金发放情况在木浪村,干部群众对村党支部书记康登勇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这位大山养育的汉子,他不负村民们的厚望,不惧艰难困苦,带领全村群众,打起脱贫致富这场攻坚战。“驻村工作组时常称呼老康为老黄牛,他不善言辞,只会埋头苦干为大家做实事”木浪村第一书记李祥说到。让党的旗帜在木浪村发展的阵地上高高飘扬作为最基层的干部,康登勇拿着元的工资,却操着整村的心。康登勇年9月任木浪村党支部书记后,支书主任“一肩挑”,年当选普定县人大代表时,“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康登勇是这样想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密切联系群众,强化学习工作,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全体党员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补郎乡党委、政府的发展路子上来,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管理制度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使整个村组织的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年11月3日,木浪村党支部书记康登勇走访木浪村岩头组贫困户石登平了解其患病治疗情况为增强村组织的战斗力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康支书突出抓好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和新党员发展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康支书把村中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了党员,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了带领群众共同奔小康的模范,使全村党员的形象在群众中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号召力进一步得到了增强,威信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其中让他印象深刻的便是谢松,谢松是年脱贫的建档立卡户,同时他也是本村的致富带头人,谢松为人正直,支持党的方针、政策,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非常热心,年康支书便积极培养他为入党积极分子。用榜样的力量带动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康支书的带领下贫困户谢发良(谢松父亲)、方维刚与非贫困户杨有红三位种植大户,年流转承包种植韭黄亩,利益联结分红覆盖37户贫困户,每年按照每十亩带动一户,每户分红三年,按照投入资金的5%、6%、7%来逐年分红。韭黄种植每年解决周边贫困户参与务工60余人,每月增收元以上。在康登勇的带领下,在村公司这种抱团模式的发展鼓励下,在普定县木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影响下,全村现有韭黄种植基地余亩(其中大户种植亩,村公司种植亩),新建养殖肉兔场地12亩,种兔只,商品兔多只,养殖场利益联结全乡多户贫困户,带动本村50多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年底木浪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为群众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康登勇主持召开村民会议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必须走在前面。康登勇努力向上争资立项,带领、组织全村群众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共修建村通畅、通达、产业路11公里,入组路平方米、连户路平方米、庭院硬化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盏,配备垃圾箱8个,安装自来水管道60米,通组路、连户路、庭院硬化、安全饮水、供电、通讯讯号实现全覆盖;实现搬迁安置18户,危旧房改造56户,为全村经济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做出了大量的工作。用真情帮扶建档立卡户摆脱贫困“从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开始为脱贫工作忙碌,原来系统内的数据不精准,我们便挨家挨户的走访,知道大伙儿白天都要忙去干农活,我们就白天入户或入田地走访,晚上就开会,有时在村办公室开会为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有时去村民小组开院坝会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康支书回忆道。通过这些年大家共同努力下,很多贫困户如期脱贫,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改变最大的便是李明西。李明西危改后住房一间40来平方的石木屋里,用一些木板从中间隔断,一边住着李明西,一边住着李明西的牛。年初到年尾李明西身上都是同一套衣服,裤子都磨出了洞洞,这便是“记忆”中的李明西。康支书与李明西“结缘”于年机耕道项目实施的时候,按照机耕道的设计路线,覆盖受益农户最多的路线占用了李明西仅有的全部耕地,没有任何占地补偿的机耕道项目,成了断李明西“饭碗”的“仇人”。用李明西本人的话说“我还要吃饭”,所以他不同意机耕道从他田里过。康支书带领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沟通,但是李明西还是会一次又一次的阻碍机耕道施工。康支书不厌其烦的劝解,把李明西当做自家兄弟来沟通,从机耕道实施为大家带来的便利来劝解,又从李明西享受过的帮扶政策来宣传,还找来李明西的兄弟李明祥帮忙劝说。康支书考虑到李明西与自己身形相似,便将自己的衣服洗干净送给李明西,还为李明西买了新的贴身衣物和袜子。最终李明西终于与机耕耕道“化敌为友”。因为耕地被占用,康支书便积极向乡政府反映,为李明西申请了低保金。同时,康支书与驻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帮助李明西申请了危房改造,考虑到李明西的实际困难,村两委垫资请施工队为李明西进行房屋重建,危改后的新房不仅有了干净的卧室,还有厨房、厕所,乡政府还为他购买了床、衣柜、桌子、椅子,乡民政办也为他送来的温暖的棉被,李明西只管“拎包入住”。在康支书的帮助下,李明西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舒适安全的砖混结构住房,门前有入户的硬化路和硬化好的庭院,两口小酒下肚,李明西脸上幸福的笑容写满了对康支书的肯定。木浪村康登勇售卖商品兔场景在康登勇及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木浪村成为了基础组织经济建设的示范村,他们有稳定的干部队伍,他们团结务实,廉政勤政,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发挥自身优势,脚踏实地为百姓谋福利。如今干净整洁的木浪村,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抓扶贫机遇,利用好扶贫资金,搞好基础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发挥能人带头作用,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竭尽所能为百姓服务,这个最底层的老黄牛式的干部,他懂得人情世故,懂忍让包容,虽然有缺点,但得之村幸。村民脸上的笑容就是他所付出的最好的见证。(补郎乡盛岳辉收集整理)编辑:李旻航编审:李析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z/11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