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落实坝长制亚鲁紫云
8月6日,记者来到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硐口村硐口坝区,青条长豇豆等蔬菜长势正旺,80多名农户正在地里忙着打包装车。“青条长豇豆是今年3月份种植的,现在已经到了采收期。”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硐口村委会副主任王建介绍。“过去以种植玉米为主,经济效益低,一年辛苦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到基地务工,不光每天有80元的务工费,还能拿到0.3元/斤的采摘费,速度快的时候一天能采摘斤。”板当镇硐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邢常英说。据了解,硐口坝区涉及猫营镇沙坝村、农场村、狗场村和板当镇硐口村,坝区以种植蔬菜为主,主要种植甘蓝、荷兰豆、辣椒、茄子和莲藕等,坝区西至边界东至新场村、西至青枫村、南至红星村、北至大河村。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硐口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采摘辣椒。今年,为发挥坝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阵地作用,硐口坝区采取“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积极整合村级党组织力量,以党支部在坝区和合作社上设立党小组等方式,积极推动党组织与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有效联结。在硐口坝区,县委副书记陈德国任县级坝长,猫营镇党委书记郑光兴和板当镇党委书记聂雄任乡级坝长,县、镇“坝长”一线指挥,各党员工作队冲锋在前成立坝区产业党小组,设立党员工作队2个。“我们以开小组会、院坝会、入户宣传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进行政策解读,把党的好政策、好声音送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任乡级坝长的板当镇党委书记聂雄说。硐口坝区认真落实“坝长”责任制,加强产销对接、技术服务和利益联结,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到产业革命中来,确保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我们在选择产业的过程当中,和销售相对接,同时要把培训农民、技术服务、以及资金筹措等方面考虑进去,努力把坝区产业做好。”聂雄说,下一步,在产业选择上,选择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通过提高土地种植的次数和套种,提高土地亩产效益。“坝区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样板田、示范田,要着力推动规模化、产业化。”安顺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安顺市共有坝区个,种植面积达55万亩,在坝区建设过程中,安顺市因地制宜对个坝区进行产业带布局,瞄准了效益高、见效快的蔬菜、辣椒、食用菌等产业为主导,加快推进韭黄、山药、菜心等产业发展,一个坝区集中打造一个品牌,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安顺市聚焦产业革命“八要素”,各个坝区依托各自的优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各坝长靠前指挥,多次调度,坝区建设如火如荼,水肥一体化、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蓬勃发展。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坝区规模化、组织化和市场化升级,实现农户变股东、农民变工人的转变。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郑洁
上一篇文章: 甬城印象慈溪十碗家的味道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xg/1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