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quo邓小泉说
邓小泉认为,年轻人准备扎根基层创业,从无到有是一个极其煎熬的过程,需要耐心更需要信念,一种“找准了方向,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创业决不能遇困难就撤,半途而废
他说,2009年创业初期,自己根本不懂农业生产,又不知道如何跟农民交流,自己就靠着“激情”种韭黄,结果头一批苗子存活率不足20%,血本无归后来他虚心找唐元镇当地的种植户请教,才知道气候、湿度、土壤水分等等,都会影响韭黄存活率“从此以后,我就养成了和农民‘打堆堆’的习惯,也是因为这样,我后来少走了很多弯路”
“一下就招到了20多个人可我没想到,受当年的经济危机,以及专合社硬韭黄成活周期件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资金链出了问题差了4万元”邓小泉回忆说,当时合作社开始流传说,可能无法全部兑现每人5000元的年终奖,有人担心有人议论,更有人准备明年不干了为了稳住员工的情绪,邓小泉当着所有人的面拍着胸口说,“借钱,我都会把你们的年终奖兑现”
诚实的邓小泉最终还是赢得了韩国客商的信任,签下了出口订单,成为2012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出口生鲜类蔬菜的第一家,并当选2012年诚实守信的“中国好人”现如今,韩国客商的需求量已经达到每周5吨,对此邓小泉笑称,“这就是诚实守信开出的幸福花”
另一件让邓小泉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事就是,2012年韩国客户有意愿签下每天1吨韭黄的订饺子馅韭黄单
●创业故事
严守承诺得到社员人心
邓小泉,1987年出生,南部县南隆镇人2009年专科毕业于成都一高校同年,他来到成都市郫县唐元镇搞起了韭黄种植,由此开启了创业梦想如今,凭借着诚信经营和坚持不懈,他先后牵头成立专合组织,组建营销公司,打造唐元韭黄品牌,种植面积8510亩(仅唐元镇),年产韭黄总计2.5万吨,年产值2.5亿元以上,远销韩国、日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邓小泉,正在农业创业中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当时各项手续都办下来了,韩国方面也对我们基地的韭黄质量感到满意,唯独就一个要求——保质保量,每天1吨”邓小泉说,然而当时的情况却是这样:专合社用于出口的韭黄种植面积100亩,只能达到每天1千斤(0.5吨)的量,无法满意地下室种植韭黄韩国客户提出的每天1吨
谈及“教训”,邓小泉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我这一路走过来,确实吃了不少亏,最主要的就是创业初期不懂技术,只有激情”
“邓总,这两天怕要给我们涨点儿工资哦,省报的记者都来采访你了,出名了哦!”3月13日,记者在郫县唐元镇韭黄种植基地里见到了邓小泉,得知又有媒体来采访这位80后的小老板,在种植基地里打工的农户们都和他开起了玩笑“要涨的哈,这一批韭黄运出去了就给你们涨工资!”邓小泉一边笑着回应农户的打趣,一边招呼着记者他说,自己已习惯和他们一起“打堆堆”,“人不能忘本忘根,想当初不是他们韭黄生长教我育苗,帮我除草,也就没有韭黄基地的今天”
“办不到的事情我不会轻易答应”
后来有人告诉他,正是因为他的讲信用敢担当,才下定决心,一心一意跟着他干同时,还应该利用自身“接受新鲜事物快”的特点,积极创新,把欧美、韩日农业的特点、特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创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套适合当地发展的新模式“这就是我创业至今觉得最重要的两点经验,也是我觉得企业壮大的根本基石”说这话时,邓小泉十分笃定
●说教训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2010年底事实证明,只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农民的真情,就能收获尊重、信任”邓小泉说,2010年创业不久,偌大韭黄哄的基地里只有4人管理,人手明显不够,最紧缺的是懂得韭黄基地的沟渠灌溉、雨季排水等基础设置修建的专业人才于是他去郫县当地的人力资源市场招人,承诺月薪3000元/人,年终奖保底5000元/人
农视网 本文链接:http://
一定要针对性地学习农业技术
●人物名片
●谈经验
坚持和创新是企业壮大的基石
“我当时思想斗争很激烈,一边想先把对方‘套到手’再说,因为机会难得;一边想人不能不讲信用,因为诚信是企业之本”经过一番前思后想,他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并向韩国客商承诺,“明后年基地规模扩大,一定会保质又保量”
诚实守信获得外商信任
“借钱,我都会把你们的年终奖兑现&r地方种植韭黄dquo;
现如今已是郫县唐元韭黄专业合作社联社(含郫县当地六家专合社分社)理事长,拥有600多户社员的邓小泉,回想起当初创业期间的点点滴滴,依然心潮澎湃
专治白癜风医院白斑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zf/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