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处镇化新村支部有力致富有路群众有
化新村位于拥有“贡茶古镇”美誉的化处镇,毗邻普定县工业园区,贵昆铁路跨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全村总面积为6.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开阔,土质优良,历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建有占地余亩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由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该园区现已进入省级农业示范园区行列。
年以来,在“三权”促“三变”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化处镇充分发挥镇党委在脱贫攻坚中的统筹引导作用、积极释放村级党支部在致富奔小康中的带头引路作用、大力激活党员群众在脱贫摘帽中的“领头雁”作用,以“构建新型环境、培育新型农民、做实新型农业、破解村级难题”为目标,以“开好一场院落会、选好一名帮扶人、算清一笔集体账、用活一本经营权”为依托,积极参与到“三权促三变”改革行列中来。通过积极的实践和深入的探索,走出一条符合化新实际、具备化处特色、彰显化处力量的脱贫小康路。
从“零散合作社”升级为“公司独营”,产业壮大起来。
年之前,化新村内有6家合作社小规模的种植各类蔬菜及中药材。为增强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促使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化处镇党委政府以“派选一支队伍强帮扶、征好一块土地壮实力”为依托,引导村内6家合作社合并为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统一进行农作物的引进、栽培、管护、销售等工作:一是干部帮扶有思路。在新益农公司成立非公党支部,明确分管党建工作的领导挂帮该公司,并向该公司派遣两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借助“三会一课”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的开展,及时向公司传达党的声音、县委县政府各项政策、镇党委政府各项部署,使公司能够时时保持与党委政府看齐、及时了解农业改革及精准扶贫工作中各项相关政策,以促使公司能够切实担负起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并利用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适时组织公司员工学习种养植技术,提升员工素质;二是政策帮扶有力量。壮大农业产业的前提之一是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的土地的顺利流转,为从思想根源上赢得群众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理解、支持、认可,积极将土地流转给新益农公司,促使全村土地能够按产业规划布局。化处镇党委组建了五支“两名班子成员带队、五名党员干部参与、一名村干部配合”的宣传队伍,通过进村开院落会的形式向村民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消除农户心理上的障碍,让农户真切认识到土地流转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促使其“愿意流转、主动流转、积极流转”,确保土地流转工作顺利推进。截至目前,新益农公司共流转土地余亩(涉及该村农户余户,分别占该村耕地总面积的85℅和农户总数的90℅),形成以种植韭黄为主,并根据市场需要在韭黄地内栽种时令蔬菜的套种模式,建成占地余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及余平方米的蔬菜温室大棚,实力的壮大助推新益农公司成为集良种繁育、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经济实体,发展成为安顺市蔬菜保供基地、贵阳市异地蔬菜保供基地。
(化新现代山地高效工业示范园区鸟瞰图)
(新益农公司党支部书记组织公司员工学习)
(镇干部组织化新村村民召开土地流转动员会)
从“土地流转”升级为“资源入股”,农户小康起来。
年,化处镇以农村产权改革为切入点,在“土地”上再做“文章”,引导农户从“土地流转”走上“资源入股”之路。一是农户以土地入股。动员已流转土地的农户转变参与到“用土地入股”的方式上来、鼓励之前未流转土地的农户直接参与到“用土地入股”的队伍中来,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按照不低于土地流转时的标准推行,从而保证农户能够在获得不低于土地流转价格的基础上参与到公司的管理层面上来,让公司发展的成果由农户共享,使“实产”变“实权”、“实权”变“实钱”;二是村级以资产入股。为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现状,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量,村委组织村民代表对村内机耕道、喷滴灌等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折算量化,以入股方式将折算资金注入到新益农公司,通过分取公司每年盈利方式参与公司分红,所分红利作为村级集体资产。截至目前,全村完成土地、林权等确权总任务的80℅,其中,入库农村耕地确权面积亩、林地2亩、小型水利工程5宗等;三是贫困户以“特惠贷”资金入股。结合“特惠贷”扶贫工作的开展,化处镇严格将党员干部遍访贫困户落到实处,要求包片班子成员、包驻村干部切实走进所包驻村、走访村内困难户,了解村级情况、摸清贫困户实情,并按照精准扶贫各项政策,为符合申请“特惠贷”资金的47户困难户出谋划策,引导困难户将享受到的“特惠”资金注入到新益农公司,年终参与公司分红,达到确保资金保值增值及在分红中“换穷业、拔穷根”的目的。至此,构建出“土地入股分红+在入股的土地上劳作收入+入股资金分红”的“三元”增收模式。
(化处镇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在化新村指导、督查工作)
(新益农公司吸纳“特惠贷”资金签字仪式)
(土地入股村民领取分红签字)
从“公司独营”升级为“村企合营”,集体富裕起来。
一是“双岗书记”搭平台、集体经济富起来。为找到基层党建工作与农业发展结合点,化处镇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以化新村为试点,探索出农业发展与基层党建相互结合、相互推进的一个新样本——“双岗书记”,即是化新村支部书记同时兼任新益农公司总经理。“双岗书记”利用在两个岗位上工作的这一条件,同步为公司与村级谋发展:在公司,“双岗书记”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化新村自成立公司以来,依托农业园区建设,结合“第一书记”、“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开展,争取到市农委、县农业、扶贫等部门的支持,整合资金多万元用于完善村内道路、沟渠、水窖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壮大农业发展后劲;在支部,“双岗书记”能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群众谋利益。公司向上级各部门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公司的盈利,除了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其余资金以集体经济入股的方式参与公司分红,并与公司年终收益的5%一起作为村集体经济财产,促使村级集体资产逐步壮大。“双岗书记”的出现,为实现村企同步谋划、齐步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经营权证显实效、集体经济活起来。为促使新益农公司能够拥有宽裕的资金保证用于正常投资及后续建设,利用县政府出台的以土地流转经营权确权颁证抵押贷款的政策,由公司非公党支部具体牵头,引导新益农公司用流转的土地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拓宽公司融资渠道,消除公司在做大做强过程中存在资金瓶颈障碍,解决公司资金后顾之忧,让公司能够将精力投入到壮大企业实力上来,而公司实力的壮大促使村级年终能够从中分到更多红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村内量化入股的水池)
(“双岗书记”胡波在园区劳作)
(卢芳)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北京有什么好的医院是治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zf/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