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壹間茶餐廳
作为一个深圳长大的广州人,茶餐厅文化早已渗入骨子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当纠结吃什么的时候,茶餐厅就成为第一选择。
在深圳,值得称赞的茶餐厅,多数开在关口附近,因为帮衬的港人多,味道和氛围都要拿得正。而在海岸城,居然也有一家够港味的怀旧茶餐厅…
一落座,服务员会送上筷子和匙羹。没错,就用一杯热水装着,这个传统依然被保留。
菜单很有意思,港漫风格让我目光停留了很久。
点单可以用国/粤双语频道,服务员用自制小本子飞速记下,包括你的暗语要求,例如飞沙走奶添石头(=冻斋啡)。
在说食物之前,要用43个字说一下出品总监:她从广州利苑退休后,本来在学校传承手艺,结果被老板挖来镇店,对人很亲切,对食物却很严厉。几乎每样食物都不经改良,时光通过她的手回到了从前。
西餐茶餐厅里常见的,这都有早在微博上跟大家讨论过,茶餐厅必点TOP3里,菠萝油就是其中之一。热腾腾的菠萝包,夹一块厚片冻黄油,从小到大都让我着迷。
我喜欢的菠萝油,酥皮不能过脆,咬下去带砂感,析出香甜的味道,最好趁黄油未融化完前吃,吃出黄油和面包的温差。
奶油猪仔包也是很多人喜欢的点,这里还能双拼奶酱味,13元/份,比其他地方卖的要大一圈,抵食。
所有面包在店里做,每天上午新鲜出炉。就连记忆中封尘已久的鸡尾包,也在这找到。还有牛角包,酥脆又不油腻,出品都很有水准。
(脆+软的牛角包,1个1份,吃完肯定会加单~)
点心其他茶餐厅失去的,这还有每天下午茶时段(14:00~17:00)和宵夜时段(20:30~23:00),所有点心半价,卖不完的也不会留着隔夜。当然,这还不算最重要…
传统才是最重要,坚持总是困难,幸好这还有。咸煎饼,非常有历史的西关小吃,父辈人可能更有记忆,用禾秆草穿过饼中间的孔,扎上几个,拎着就走。
(价格9元/个)
没有什么特别吃法,直接手撕。多得南乳和红糖的帮忙,咸香脆都能呈现,这味道会把很多广东人带回到小时候。
唤起记忆的还有珍味咸水角、腊味萝卜糕、缤纷罗汉糕、传统靓蛋挞...别说深圳,就连广州香港都买少见少,而且5、6元就有交易,和香港的茶餐厅相比,唯一没接轨的可能就是价格。
我问老板,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大家快忘记的食物?他说了一句话,让我深深记住:
“再唔坚持,就冇人care啦。”
我不止听出态度,还听出心酸。
饮品到茶餐厅不能不点的大咖在茶餐厅里,奶茶相当于门面,传承了味道,还有技艺。和选淡奶相比,冲茶的功夫更考究,师傅必须现场拉茶,每一壶茶的诞生需要30分钟,冲撞8次,煮沸3次,最后滤渣1次。
(挂上茶色的滤网如同丝袜,丝袜奶茶因此得名)
古老的铁饼炉,冲茶的锡壶,金茶王杯子,都如同打上了时光烙印。
(杯子要用温水浸着,保持温度。)
用经验调配好茶跟奶的比例,一杯有温度的香滑奶茶才算完成。
而茶走,是奶茶的一种进阶版奶茶。不加白砂糖,而是加炼奶底,能少惹痰,还能使奶茶味更浓,是许多香港人的至爱。
香港人在创作饮品方面从来不缺乏想象力,这点也折射在茶餐厅上。忌廉沟鲜奶算经典,小时候喝过这个的人,现在绝大多数都结婚了。
玉泉忌廉苏打是我一直喜欢的饮料,不过沟鲜奶的喝法,只在香港还有见到,如果你知道深圳其他地方也有,请告诉我。
还有鲜奶加蛋,就是按字面理解,把鸡蛋加到热鲜奶里,这个大补!
粥粉面饭中国美食的四大发明茶餐厅的食物,真的是刷不完。碟头饭、盅头饭、煲仔饭、鲜茄通、云吞面…一个人吃饭的时候,这些就是首选。
我最喜欢鲜虾云吞面,汤底用大地鱼干+虾皮+鸡骨架+猪骨熬出来,香味很足。对了,如果不吃韭黄,记得提前说。
虽然不比虾饺的虾饱满,但确实是鲜虾做,每颗云吞咬下去都爽口。
人多要加菜,烧味是必备。叉烧+白切鸡+烧肉+烧鹅,烧味四拼68元/例;豉油鸡和白切鸡双拼,可以拼成半只,58元/例。
(▲听一首怀旧经典,更有feel)
茶餐厅可以说是香港的浓缩。怀旧绿地砖、浅色卡座、铁栅门、推拉玻璃窗…TVB港片里的黑社会今日枪战,明天火拼,就是这样的环境,这里不别扭地把它复原。
(谭校长、邓丽君、医神都是留声机里的常客)
越看越耐看,几分旧时的香港感觉,增添了不少年代感。
留不住物是人非,留得住味道与情怀。店里有多辆巴士模型,上镜率极高,看着一辆辆双层巴士,好像真的到了对岸。
最后,为了让你在茶餐厅里看起来不那么外行,送上一份常用「茶餐厅暗语」:
①飞沙走奶:不加白砂糖,不加牛奶或炼奶;
②靓仔、靓女:指白饭和白粥;
③走青:不加葱花和香菜;
④捞丁:干捞出前一丁;
⑤飞边:切去面包皮,点三明治时可用。
壹間茶餐廳
南山海岸城西座3楼(BBfly对面)
40+
11:00~23:00
(一年天全年无休,春节营业时间略有调整)
龙岗区龙翔大道号珠江广场内
上周人气美食,客官,请翻牌↓
昆明最好的白癜风医院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zf/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