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旗镇官沟村韭黄种出新花样严寒时节丰收

严冬时节,蔡旗镇官沟韭黄产业园多亩韭黄喜获丰收,举目远眺,遍地是“金”,蔚为壮观。村民们正忙着清麦草、起沟、割菜、捆菜、净菜、装箱。经过一道道工序,一捆捆金灿灿的韭黄将通过冷链运输,发往新疆、西宁等地。虽然天寒地冻,但村民们干劲不减,丰收的喜悦让这个冬季变得暖意融融。杨青山是该村最早种植韭黄的农户,随着效益的逐年攀升,他对种植韭黄的热情也与日俱增,看着满地金黄的韭黄,他喜上眉梢,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蔡旗镇官沟村村民杨青山:“我种韭黄七、八年了,当时种了是最早开始种韭黄的,是我们队上第一家种韭黄的,去年的话价格也比较好,两亩地卖了有六万左右,今年也才开始采。总的下来效益可观呢,不是种韭黄的话(儿子)楼房也买不上,媳妇也说不上。”蔡旗镇官沟村是我县韭黄的主产区,种植韭黄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如今全村70%的人家都在种植韭黄,种植面积达多亩。以前该村村民种植韭黄都习惯用麦草,被他们称作“草韭黄”。“草韭黄”从10月底铺麦草、捂韭黄,到11月底揭麦草割韭黄,是一个很费功夫的过程。今年,官沟村建起了韭黄产业园,搭建小拱棚,在拱棚里试验种植4个韭黄新品种。韭黄的种植模式也探索出了新花样,村民们不需要提前收拾厚厚的麦草,只需要在韭黄上面盖一层保温毯,再铺一层草帘子,韭黄就可以正常生长。同时拱棚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省时又省力,成了村民种植韭黄的新选择。官沟韭黄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威:“我们今年引进了“黄金韭”、“富韭黄冠”等4个韭黄新品种,搭建韭黄免麦草覆盖小拱棚2座,开展保温棉、草帘子、棉被覆盖等保温措施,通过示范培训,有效优化丰富品种结构,大量减少韭黄经营、用工和种植成本,全面提升韭黄效益。”官沟村以韭黄产业作为带领群众稳定增收的脱贫产业,以“一村一社”为龙头,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做到适宜种植区域应种尽种,并积极打造连片种植区域,全力维护好官沟韭黄的品牌优势,推进全村韭黄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让韭黄地变黄金地。蔡旗镇官沟村村委会主任李斌:“目前,官沟韭黄产业园韭黄种植面积达到亩。年韭黄亩收入在元左右,今年韭黄于11月20日开始采收,亩产量在斤左右,园区每天可采10吨韭黄,今天韭黄地头收购价为6.5元/斤,亩地收入在元左右。”如今的官沟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是蔡旗镇实施“三变”改革,通过精选产业,土地规模连片化发展,精准实施产销对接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记者王希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gx/10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