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化处镇韭黄种植助农致富
村民正在地里割韭黄
10月20日,记者走进普定县化处镇化新村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经过硬化的产业道路笔直向前,道路两旁分布整齐的蓄水池中蓄满了清水,一望无际的田地里,是一沟沟绿油油的韭菜套种着白菜……
种韭菜、割韭黄,村里的种植户王永刚靠种植韭黄并套种其它蔬菜,过上了好日子,家庭收入日益增加。“以前,我种五亩玉米,年收入不足1万元,自从村里有了韭黄种植示范基地后,我种五亩韭黄,每年就可以收入近4万元。”王永刚说。
化新村双岗“书记”(村支书、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波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内韭黄种植已达多亩,韭黄地里套种各种时生蔬菜、中药材、以及经果林,受益农户占全村人口的60%以上。“园区的经营模式是1个公司(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对全体入社的村民,仅支付工人的工资平均每月达15万元。”胡波说。
园区的建设,离不开规模经营,为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去年初,化处镇成立土地流转领导小组,在一个月内就组织化新村群众召开院落会议余场,不仅统一了村民发展产业的思想,还制定了《土地流转“同进同出”制度》,明确规定了土地流转方式,即“农户流转给村委,村委流转给公司(大户)”,并明确规定园区内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优先安置土地转出的农户在其企业就业。如今,园区已流转土地亩,并发展成为安顺市蔬菜保供基地。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化处镇依托“党员科技帮扶贫困户”活动,积极探索助农增收工作方法,加大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开展“四帮”服务活动,引领、激发贫困户发展韭黄种植的积极性。
“四帮”服务即帮就业、帮资金、帮技术、帮跟进,吸收贫困家庭有劳动力的成员到园区,并为其安排适合的工作,通过自身劳动,勤劳致富;利用“驻村干部”、“党员+贫困户”结对帮扶契机,协调信用联社,帮组贫困户担保小额贴息扶贫贷款,让贫困家庭有足够的资金发展生产;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交流模式,邀请省农业专家、当地的种植能手给群众传授知识、技能、经验,在蔬菜种植技术上给予指导;利用化新村农民合作社自身优势,全程跟进服务,确保销路畅通,保证贫困家庭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促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一年前,村民康英的家庭经济情况窘迫,孩子要上学,公婆身体差,一家人的花销仅靠丈夫外出务工,一年下来基本没有结余。村支两委、镇包村党员、驻村干部了解她家情况后,把她家列入救助帮扶对象,安排她到韭黄示范基地打工,指导她韭黄栽培技术,并指定镇高级农艺师作为她的技术负责人,进行全程跟进指导服务。还帮她申请了3万余元小额贴息贷款,年,康英种植了2亩韭黄、2亩生姜、1亩反季节蔬菜,当年收入5万余元,家里的贷款还清了,钱包也慢慢鼓起来了。“原来我家的穷日子变成了今天的好日子,这都是党员干部和韭黄基地的功劳。”康英激动地说。
目前,全村得到帮扶的16户贫困户中13户已经脱贫致富。(安顺日报)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hq/1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