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当村官,文件来了

11月20日

江苏省沛县朱寨镇

20名后备村干部公开选聘中

退役军人占到了三分之一

按照计划

沛县在年换届后

将力争每个村(社区)“两委”中

至少有1名退役军人任职

力争退役军人

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比例

不低于30%

年以来

沛县加快推进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出台相关文件

实施“雏雁计划”

将培养重点向退役军人倾斜

举办退役军人进村“两委”后备人才培训班

对名退役军人展开集中学习培训

优先选拔退役军人进入后备干部队伍

进一步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

据统计,沛县已有名退役军人

在村(居)“两委”任职

不止在江苏

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

都越来越重视退役军人的作用

3年前

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

开始了后备干部的培养

在“”燕子工程中

对退役军人这类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好苗子”

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安排合适的岗位“修炼”

他们有的担任村书记(主任)助理

有的担任各类村级事务员、网格员等

在城乡建设、疫情防控

平安创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期间不断成长、成熟

只为随时接受组织的重任

今年,临安区昌化镇

新一届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中

76位村两委班子成员

退役军人占了21位

其中书记4名

副书记、副主任等重要岗位14名

昌化镇还入选成为

杭州市村级组织换届试点乡镇

后备干部培养工程显现了实效

▲普定县穿洞街道靛山村“兵支书”褚代洋在为村民讲解茶园管理技术。

在贵州省

目前共有“兵支书”人

占“两委”干部总人数的8.07%

而贵州省安顺市通过军地协同

建立联选共育机制

目前已有退役军人村干部名

奋战在个同步小康村

▲普定县化新村“兵支书”胡波带领村民种植韭菜。

▲“兵支书”肖正强与村民交谈。

贵州六盘水通过“三个一批”

优选一批“兵人才”

精选一批“兵干部”

严选一批“兵支书”

推动名退役军人担任村“两委”干部

并实现他们的能力提升培训“全覆盖”

▲贵州六盘水“兵支书”何强枫。

▲贵州六盘水“兵支书”祝楠。

四川省德阳市

有退役军人约17.6万人

年具有退役军人身份的

村支书、村主任或两委成员

有1余人,占比约16%

▲重庆武隆区凤山街道红豆社区党总支书记彭小兵研究疫情期间的社区防控线路。

年初,重庆武隆区下发文件

《关于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作用的通知》

号召更多退役军人参与到基层建设

到如今,武隆区已有

余名退役军人村社干部

他们能力素质过硬

担任着村支书、村主任等职务

成为建设基层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香房村村支书黄朝林(右)向村民传授养蜂技术。

▲凤山街道红豆社区党总支书记彭小兵研究防汛工作。

▲黄莺村村支书刘其发正在查看水稻长势。汤琳钰摄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退役军人村干部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来看一份特殊的“成绩单”。

建功新时代,“兵支书”投身新“战场”

年,贵州省军区出台《关于在退伍军人中培塑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推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实施方案》,安顺军分区结合村委换届和农村“双强”党员干部的选拔将一批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退役军人吸纳进“两委”班子。

安顺军分区联合市委组织部组织理论培训

提升“兵支书”的理论水平。叶高摄

年,贵州省军区出台《关于在退伍军人中培塑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推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实施方案》,安顺军分区结合村委换届和农村“双强”党员干部的选拔将一批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退役军人吸纳进“两委”班子。

安顺军分区政治工作处整合军地人力、物力、场地等资源,建立融合多方内容的新时代军地实践中心。为了帮助“兵支书”履行好脱贫致富、维护稳定的职责使命使其手中有“枪”,心中有“墨”,安顺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创造性的,在军地实践中心搭建讲习名人堂、文化轻骑兵、新质民兵分队、瀑乡军民集结号、“兵支书之家”、乡村致富夜校等6个讲习实践共享平台,通过网上网下同步搭建项目库、专家库等方式,最大限度整合军地优质资源,让“兵支书”学有参照、行有保障。

安顺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蒋领(右)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存在的问题、难题,并与贫困户座谈,

切实解决贫困户存在的困难叶高摄

农作物遭遇病虫害怎么办?“兵支书”通过网上预约,就能联系到专家前往实地调查,面对面答疑解惑,讲解种植技巧。农作物走出大山难怎么办?安顺军分区政治工作处通过线上线下相联通的创业平台,助力“黔货出山进军营”,还依托军地实践中心网上大数据平台对安顺当地特色农副产品进行网上推介。

“兵支书”成为放心可靠的突击力量

01

“泥巴道路石板房,只栽苞谷愁断肠,自从有了杨守亮,韭黄村里大变样……”。安顺市普定县白岩镇韭黄村党委书记杨守亮今年56岁,在退役后选择了自主创业,成为村里先富起来的人,“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人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我希望能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当选为韭黄村党支部书记后,杨守亮向村民作出郑重承诺。

韭黄村党支部书记杨守亮指导村民种植韭黄技术

“兵支书”杨守亮上任后,将目光瞄准村里的韭黄产业优势,他组织全村74名退役军人以“传、帮、带”的方式组建“1+9”战斗班组成功改良出独特的韭黄遮光套筒技术。经过3年多的发展,韭黄村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将近1.6万元,村集体经济达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杨守亮(右)在田地里给韭菜培土(8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02

5年,肖正强结束了8年的军旅生涯,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然而,每当驾车走在回乡必经的泥巴路上、看着村里破旧的石板房,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的想法也在肖正强心中渐渐萌芽。

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支部书记肖正强

在平元村蔬菜种植基地给村民讲解茄子管护。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林民摄

年,肖正强果断放下经营多年的建材生意回村参加竞选,“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是一名共产党员,组织安排必须服从,所有困难必须克服,群众需要必须上前。”竞选白云镇平元村党支部书记时,肖正强许下铿锵有力的诺言。肖正强上任后,在军分区的帮助下,从村里的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知识青年中广泛选拔治安员和监督员,制定出一系列管理条例,带头执行。

肖正强(中)到村民邱明凤家中走访。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平元村彻底变了样,村里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人均年收入达到了元以上,群众对村支两委的满意度也上升至90分。年,肖正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03

和肖正强一样,决心改变家乡贫穷面貌的,还有贵州省安顺市靛山村党支部书记褚代洋,身为退役军人的褚代洋,在6年毅然放弃了都市生活,带着妻儿回到了家乡。褚代洋向乡政府毛遂自荐,成为了当时全乡唯一一名懂电脑的村干部,他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都有显著效果。

褚代洋在茶产业基地指导当地农户管护茶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林民摄

年10月,褚代洋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兵支书”。多年来,褚代洋始终坚守扶贫一线,一心扑在靛山村的各项工作中,靛山村在他的带领下,大力发展“三种一养”产业链,种植茶叶亩,解决了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发放务工费万元,惠及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褚代洋在茶园指导茶叶种植护养情况。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森摄

年,该村春茶采收干茶0斤,产值约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元以上,全村贫困人口实现“清零”。

04

从一名军官,“变身”为一名村官,在部队服役19年的黄恒礼,如今在紫云县猫营镇黄鹤营村,开启了他人生中的另一场“战斗”,退役后的黄恒礼创立了“贵州百居关农旅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农耕文化的宣传、培训,以及原生态农副产品的研发推广,积极为当地农户推销农产品。

“兵支书”黄恒礼和村民一同采摘食用菌。

年4月,他在组织部门的推荐下,担任黄鹤营村党支部书记,走向了另一个“战场”。黄恒礼在走访村寨后,画制了“作战图”,将全村贫困户的信息绘成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图,带领村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种植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特色产业为抓手带动百姓就近就业。

“兵支书”黄恒礼正在为村民发放务工工资。

在黄恒礼的带领下,黄鹤营村多亩流转土地种上了辣椒,34个菌棚被承包,带动了人次就业。

走军地联合共育之路

年,贵州省军区出台《关于在退伍军人中培塑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推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实施方案》,安顺军分区结合村委换届和农村“双强”党员干部的选拔将一批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退役军人吸纳进“两委”班子。

安顺军分区政工处主任蒋领听取“兵支书”现场汇报韭黄产业种植,帮扶指导韭黄种植。叶高摄

针对“兵支书”缺乏地方工作经验的实际,安顺军地多方发力,提升“兵支书”综合素质,安顺军地围绕村干部履职要点,建立“兵支书”工作责任清单,每季度对其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同时建立动态研判调整机制市、县、乡三级联动,全面了解“兵支书”综合履职情况。

脱下军装,热血难凉

从保家卫国到富民兴村

使命不同,却初心不变

“兵支书”们以永不褪色的军人情怀

奋勇拼搏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成为美丽乡村的画卷中

那道最美的风景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s/117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