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ldquo群英谱rdquo
近日,走近普定县猴场乡猛架村,站在田间地头一眼望去,韭菜地在阳光中茁壮成长,绿意盎然。
“目前二期韭黄预计育苗面积余亩,将实现销售收入万元以上,实现利润万元以上。”猛架村驻村第一书记任卿讼坦言,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
猴场乡是我省个重点扶持的一类贫困乡(镇)之一,全部村寨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山多地少,猛架村是深度贫困村。人均耕地面积少,水资源不足,交通滞后……一块块绊脚石制约猛架村发展。
年3月,普定县投促局办公室主任任卿讼成为猛架村驻村第一书记。刚到村的时候,任卿讼感到肩上担子无比沉重,好长一段时间他失眠了。
“以前大家也有热情,想过很多办法,可是好不容易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村民们感叹道。
曾经,猛架村陆续种植过小红蒜等。由于是散户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成本较高。同时,产销对接没有搞好,增产不增收。一来二去,几次失败,村民们的心凉了半截。
今年,按照猴场乡“基础先行、产业致富、乡风文明”的发展思路,猛架村以韭黄为主导产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村级公司投资的万元及全市深度贫困村产业扶贫资金万元为抓手,探索“农户家庭自愿经营为基础、公司联合经营为纽带、市场化效益为导向”的经营模式,推进产业发展。
“产业要落地,必须下苦功夫,首先要动员群众重塑信心。”任卿讼一头扎进村里,工作日志写了一本又一本,群众会开了一次又一次。经过一次次调研,一次次入户走访,将县乡两级绘就的产业发展蓝图说给大家听,原本对产业发展不抱希望的村民被诚心打动,主动提出要流转土地。
“去年,村级公司承包土地发展韭黄产业时,很多人因为观念原因和以前的失败,不愿意承包土地。后来以村民自种村公司保底收购和村级公司经营两种方式推进,看到村级公司越来越红火,大家都心动了。现在大家都非常支持村级公司经营,韭黄种植业逐步走上了发展轨道。”任卿讼说。
此外,该村还投资40余万元发展肉兔养殖,目前养殖种兔多只,预计年出栏商品兔1.5万只至3万只,有21户贫困户入股,年底即可享受40%利润分红。同时,该村还种植有1亩桃树。
如今,猛架村村级产业实现整村全覆盖,预计村级公司今年可实现盈利万元以上,将摆脱村级资产长期以来为零的空壳村现状。同时,解决本村村民80余人就近就业,每月人均工资达到元以上,通过“五股模式”与贫困户实现利益联结,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来源:贵州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s/1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