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就章中的食物浅探
《舌尖上的中国》刚播出的时候,在国内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中国的美食种类繁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树上长的,都能够给做成多种多样的美食,这也正是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地方。今天,咱们就好好聊一聊咱们老祖宗在“百科全书”《急就章》中记载的传统食物。
关于粮食的,如:稻、黍、秫、稷、粟、麻、麦、豆等。
其中稻、黍、粟、麦、豆这五种是我国传统的五谷。“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关于“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两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百谷”、“六谷”和“九谷”的这样的词存在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差异所致。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着,现在所说的五谷,实际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或者泛指粮食作物。
“五谷”说之所以盛行的另一个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五谷对应五行,五行又可对应五脏,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稻米类属金重润肺;高粱(黍)属木重养肝;粟米属土重养脾;麦类属火重养心;豆类属水重补肾。人体调养中特别强调五脏六腑的阴阳五行平衡,所以在不具体针对某个脏器具体调养时,养生中主张对五脏器官进行综合平衡养护,即同时考虑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对应平衡调养。
五谷杂粮
关于稻、麦在咱们生活中很常见,这里就不介绍了,下面主要介绍现在生活中不常见的但是在古代确实常见的谷物:
黍:黍去壳,就是黄米,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由于不利于消化,现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了。
稷:又称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现在主食基本上不用“稷”了。
麻:麻主要是用来农作生产的,麻子,可以吃,就象炒黄豆一样的吃法,比绿豆略微小点,主要用来榨油,油淡绿色,是很好的食用油。他的茎皮,经沤制可以做绳子(麻绳),麻衣,麻纸等,很耐用。去皮后的茎,可以当柴烧,可以盖房子,有点木质的感觉,目前皮与杆经提炼纤维,可以做宣纸等各种高档纸。
秫,俗称高粱,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秆实心,中心有髓。分蘖或分枝。叶片似玉米,厚而窄,被蜡粉,平滑,中脉呈白色。圆锥花序,穗形有带状和锤状两类。日常多用作酿酒原料。
由这些农作物为原材料,又可以做成《急就章》中已经成品的食物,如:饼、饭、羹等。
关于调味品的,如:盐、醯、葱、姜、蒜等。
这几种作料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就不一一解释了。其中,醯(xī),最开始的本义指的是醋,后来才引申为一种加工方法,用于保存蔬菜、水果、鱼蛋、牡蛎的净醋或加香料的醋,也指酒。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下,葱在现代大多作调味品,但在古代也是一种菜,便是以葱白为主菜。潘岳在《闲居赋》中写到:“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明确将葱列为众蔬之首。元代耶律楚材在《是日驿中作穷盘春》中写道:“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蒌蒿点韭黄。”更是将葱白与韭黄相提并论。现在山东人喜欢吃的“煎饼卷大葱”,还有一些饭店中有“葱白蘸酱”这道菜,也都是把葱当作主菜,也是符合古人吃法。
关于蔬菜类的,如:葵、韭、芸、荠、芥、菁、姜、葱等。
这里大部分蔬菜也比较常见,下面主要介绍现在生活中不常见的但是在古代确实常见的谷物:
葵:这里的葵不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向日葵,而是一种蔬菜,名为葵菜。葵菜是南方一种蔬菜,北方人可能没听过,很多人没吃过。因其煮熟后滑滑的,所以被人们叫做滑菜。它在我国古代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古代蔬菜品种十分少,而滑菜产量高,好种植,它的地位就像如今的白菜萝卜一样。在蔬菜品种少的古代,滑菜就成了人们常吃的蔬菜。
芸:即油菜。
芥:芥菜是中国著名的特产蔬菜,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种子黄色,味辛辣,磨成粉末,称芥末,作调味品。按用途分为叶用芥菜(如“雪里蕻”);茎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头菜”)。
菁:是指韭菜的花,后来这个字引申为事物最美好的部分。
其中,姜既是作料又是蔬菜,鲜品或干品可作烹调配料或制成酱菜、糖姜。茎、叶、根茎均可提取芳香油,用于食品、饮料及化妆品香料中。
关于水果的,如:梨、柿、桃、枣、杏等。这些水果很常见,就不一一介绍了。
关于水产的,如:鱼、虾、鲤、鮒、鳣、鲐、蟹、鲍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鮒即鲫鱼;鳣即鳝鱼;鲐也叫鲭、油筒鱼、青花鱼。体纺锤形,尾柄细,长可达50厘米,背青色,有深蓝色波状条纹。是海产经济鱼。中国北方沿海产量较高;鲍,指的不是咱们今天所说的鲍鱼,而是盐腌的鱼。
关于家禽家畜的,如:兔、鸡、猪、狗等。
虽然《急就章》中有“马牛羊”,但是在姓名篇幅中出现的,不能算作是家畜。马指的是马氏;牛羊:指的是名,以“牛羊”为名,是一种爱称,比喻喜爱而养育之;又是一种“贱称”,取义容易养活。
这些家禽家畜也很常见,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不过,我们从史游列出的这些家禽家畜中不难看出,我们的老祖宗在两千多年前就为咱们实验出了现在常吃的这几种肉类了(狗肉除外)。可惜有一那么一小撮人非不吃老祖宗给留下的安全食品,非要挑战吃一些三无肉类,据新闻报道,年非典是这样,今年的新型冠状肺炎也是这样。真爱生命,远离野味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美食文化也是如此。《急就章》将这些食物编入其中,既让学童识了字,又科普了生活常识,一举两得。
完
声明:本文转自本心书法APP,文章为原创作品,版权归本心书法官方所有,严禁其他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一经发现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下期预告:
下一期文章将为您带来
“中华第一美帖:蜀素帖(上)”
本心书法APP将同步发表
欢迎前来赏析。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z/10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