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退役军人村干部决战脱贫攻坚现场交流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0655.html

9月17日,在全国退役军人村干部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交流会上,普定县白岩镇韭黄村党委书记杨守亮代表安顺市退役军人村干部进行发言。

??

??“离开部队三十多年,变的只是战场,不变的是从一名军人到一名村党组织书记的使命和担当。”杨守亮如是说。

??

??杨守亮,是年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任白岩镇韭黄村党委书记以来,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让昔日贫穷落后的小乡村旧貌换新颜,成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排头兵。

??

??脱贫路上的“老班长”:换个战场再打一仗

??

??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杨守亮回到家乡,在村里的动员下,杨守亮当起了村干部。先后担任村会计、村委会主任,年当选为村党委书记,扛起了带领群众致富的担子后,杨守亮决心带领乡亲们干出一片新天地。

??

??再当班长,面对的是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场。多年前的战斗经验告诉杨守亮,要打赢就必须有一支过硬队伍。

??

??经过反复考虑、斟酌,杨守亮决定把村里74名退役军人的力量调动起来。

??

??“走,战友们!让我们换个战场再打一仗!”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没有褪掉本色,在杨守亮的号召下,大家纷纷响应。

??

??通过1名班长带9名战士的“1+9”模式,把大家分成不同的战斗班,有的负责政策宣传、有的负责调解矛盾、有的负责产业发展,老兵们换个身姿,转战脱贫攻坚“新战场”。

??

??这几年来,杨守亮先后动员6名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从退役军人中发展党员4名,队伍建强了,打仗也有了底气。退役军人的拼劲、闯劲逐渐转化为推动村级发展的后劲。

??

??瞄准脱贫靶向,小韭黄成了大产业

??

??韭黄村因韭黄而得名,是普定“白旗韭黄”的发源地,早在年就注册了“白旗”商标,但种植零散、管理粗放、效益不高,很多群众迫于生计放弃种植韭黄,纷纷外出务工经商。

??

??原本做蔬菜生意的时候杨守亮就知道,本地的韭黄品质好、口感好,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打好产业致富翻身仗,还是要把准心对准地理优势产品“韭黄”。

??

??村党委组织召开院坝会,杨守亮抛出大规模种植韭黄的想法。

??

??“杨守亮是不是疯了!”

??

??台下的群众窃窃私语,谁都不愿再轻易尝试。

??

??杨守亮将村里的党员干部、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三支队伍”整合起来,编成13个网格,动员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伙”。

??

??同时,村党委牵头成立了白旗绿色蔬菜发展协会,把全村12户产业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大户+农户”的模式抱团发展。通过组织发动、协会带动,年底,全村韭黄种植面积扩大到余亩,带动人均增收多元。

??

??村里的韭黄产业发展的好势头引起了普定县委的重视,选择韭黄作为“一县一业”全覆盖推进,以韭黄村为试点,按照市里“一村一公司”的部署,采取“村村一百万、村村建公司”“村企合一”的方式打造种植面积10万亩的全国韭黄第一县。

??

??彻底“翻身”的“战机”来了!

??

??村党委把原来的协会、合作社打散成立公司,通过“党组织+村级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对全村韭黄进行统种统管统销,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亩,年产量11.2万吨。

??

??并把懂技术、懂市场的退役军人、产业大户集中起来,安排5个班组作为技术指导员、营销经纪人,韭黄亩产提升到斤,“白旗韭黄”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近年来,普定县韭黄产业取得大发展,韭黄村的韭黄也搭乘全县产业“快车”远销广州、上海,还被端上东南亚餐桌,年销售额余万元,真正成了种得好、卖得俏、划得着的金字招牌。

??

??扶贫扶智又扶志村民富了“脑袋”富“口袋”

??

??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的腰包鼓了,手里有了闲钱。有的群众自认为生活不错了,在致富路上松了“油门”、踩了“刹车”,喝酒打牌、互相攀比、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开始沉渣泛起。

??

??看惯了部队的齐头并进,杨守亮决定想办法让群众的“脑袋”也富起来活起来。

??

??杨守亮自己带头,组织党员干部、退役军人经常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到田间地头转一转,农忙时候帮一帮,农闲时候谈一谈,宣传党的好政策,给大家讲讲乡村振兴是什么怎么干,引导群众坚决不能“等靠要”。

??

??同时,探索建立新时代村规民约,设立乡风文明“红绿灯”条款,定期“上榜”晒一晒,让村民知道违规殡葬、传谣造谣、高价彩礼的“红灯”不能闯,孝老爱亲、勤劳致富、重视教育的“绿灯”经常亮。

??

??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6万元,手头的“票子”更多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变样了。村里很多农户也做起了花卉苗木、生态采摘等特色农业,曾经产业弱、基础差、人心散的贫困村如今变成了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增收产业的小康村。

??

??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杜延卿

王颖金秋时

实习生王双玉冰

来源

天眼新闻当代先锋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z/11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