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普定韭黄飘香农户笑一本发展双赢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55059.html

地标农产品成为百姓致富香饽饽。

化处镇化新村村民张和顺:通过现在来改种经济作物韭黄之后,老百姓的收入相当可观,相当于以前的十几倍。

大力推行农村振兴政策,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韭黄种植带动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新篇章。

化处镇党委书记黄朝阳:截至目前我们园区的总面积已经达到两万亩,带动人的增收,其中我们贫困户是人。

产业兴百姓富,通过科学谋划,紧盯市场因地制宜选好脱贫产业,让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

普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大盛:在我们上海、广东、浙江有市场需求的韭黄市场,签订韭黄订单,稳定市场渠道。

欢迎收看本期《话说普定》——韭黄飘香农户笑一本发展双赢的“生意经”

点击观看视频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看秀美定南,话普定发展。各位观众晚上好,欢迎收看本期《话说普定》。年,我县“白旗韭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了我县韭黄的代名词。韭黄种植也从原始家庭式、零散式的种植模式发展到规模化种植。如今,韭黄种植成为我县“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全面铺开,通过韭黄的种植真正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的良好趋势。

寒露前后,正是韭黄今年最后一茬大面积收获的时候。这段时间,全县的田间地头,村民们都在忙着收割成熟的韭黄。今年的韭黄品质优良,市场收购价也比去年同期每斤提高了0.5元钱,相对去年人均提高收入元,虽然价格比去年提高了,但是收购商还是早早的就来到了基地等着收购。

现场

收购商:这个韭黄品质好,你看这边还有多少货?

基地负责人:你要多少?

收购商:反正就是这边每天产多少我拉多少。

基地负责人:我这里年前有多亩的产量,你看你能拿下吗?

收购商:这个没问题。

基地负责人:那就是说你全部都要了是吧?

收购商:全部都要。

基地负责人:那咱们就这么定吧。

韭黄是我县的优势产业,有着多年的种植历史。其中白岩镇白旗村的韭黄更是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所以县委县政府将韭黄种植纳入全县农特产种植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贵州韭黄在安顺,安顺韭黄在普定”的产业格局。

普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大盛:我们普定的韭黄产业发展有独特的优势一是群众有传统的种植习惯,我们普定的群众在生产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了一整套的成熟的韭黄生产技术,第二个方面有品牌优势,我们普定的韭黄年就获得了,国家地理保护标识产品和无公害认证,第三个我们普定的气候适宜,土壤适宜,种植的韭黄纤维素含量低,色泽金黄、鲜香脆嫩、品质好、市场销路好。

今年年初,为了加大全县韭黄产业的种植发展活力,县委县政府在水母河流域招商建立了全县最大的大黔山韭黄育苗基地。在育苗基地里,二十多名村民正在除草,吴成英就是其中一个。

早年基地没有建立前,他们村都是自己种植自己的土地,收入不高,勉强维持生活。近年来,通过全县发展一村一业,集中打造韭黄种植产业,她把自家土地流转入村级公司,自己也进入育苗基地务工,一年下来,全家收入增加了,日子也慢慢好了起来。

育苗基地务工人员吴成英: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全部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我家一年的流转费是三千多四千块钱,我在公司里面上班,一个月有一千多两千块钱的工资,我一年的收入下来应该是一两万块钱。

大黔山育苗基地是年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项目。建设之初,便向与吴成英一样的多户农户手中流转土地亩培育韭黄苗,现在的成品苗可满足移栽面积达到3万亩。大黔山育苗基地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让周边村民每年获得总计万元的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等收益。

育苗基地总经理鄢如强:我们县政府在大力推广韭黄种植的时候,第一时间我们公司就马上进入到普定,来把这个韭黄育苗(基地)把它建立起来,为将来普定县打造的10万亩的(韭黄)基地,做一个良好的支撑。

根据数据统计,去年全县韭黄种植面积只有亩。由于韭黄品质好,市场供不应求,今年我县充分发挥各类优势,发展韭黄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可采收面积达到3万亩,但是依然供不应求。

收购商金晓峰:(韭黄)产业能够达到,质量也可以,主要是他这边的货,现在是供不到我的销量,这些货主要销往长三角跟珠三角,这边需求比较大,按照当时跟政府对接的,差不多要有10万亩,每天产量大概在80吨到吨之间,这样还满足不到我。

按照"一村一公司"为龙头,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让产品种得出,卖得好。有了稳定的市场渠道,村民们积极加入合作社,主动将玉米等高秆作物全部改种韭黄。

普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大盛:我们普定县委政府在发展韭黄主导产业的过程中,注重产销对接,抓好县级领导外出抓产业招商,签订韭黄订单,在我们上海、广东、浙江有市场需求的韭黄市场,签订韭黄订单,稳定市场渠道。

今年年初,位于化处镇的水母河流域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就建起了两万亩韭黄基地。在基地务工的张和顺给我们算了一下他的收入账。

土地没有流转进入村公司之前,家中6亩地靠种植玉米一年下来也就元左右的收入,对于一家六口人来说,生活十分困难。现在将土地流转进入村公司种植韭黄,并在公司务工,他每年可得20元的务工收入,加上一年的土地流转费3元和基地按年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分分发到每人手中的年底分红,张和顺一年总计可得00元左右。

化处镇化新村村民张和顺:没有种韭黄之前,第一个是找不到工作,第二个是种传统的玉米水稻,那个没有经济价值只能解决一点温饱,通过现在改变来种经济作物韭黄之后,收入相当可观,现在老百姓的收入,比以前相当于要翻一二十倍。

  目前仅化处镇水母河流域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2万亩韭黄已带动人增收,其中贫困人口人。村民们还给我们算过一笔韭黄收益帐。韭黄种植每亩每年平均投入的劳动力成本在元左右;一年收获两季,每亩韭黄一年产出量可达到斤,按照今年五块钱的收购价,亩产值达到10元左右,扣除管护成本8元,每亩还可以获得6元的净利润。

化处镇焦家村村民张春芬:原来是自己在自己的地里面做,只有饭吃,没有钱用,现在是来做工,有钱用有饭吃,样样都能买来吃,(日子)好过、逍遥。

目前我县韭黄种植覆盖12个乡镇(街道),并占据了贵阳韭黄市场80%以上的份额,同时远销广州、安徽、上海、浙江等地。从全县今年可采收的3万亩韭黄计算,今年我县可产韭黄万斤左右,产值可达4.5亿元,覆盖7万多贫困人口,带动近10万人增收。

通过基层党建的引领带动,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目前,全县12个乡镇(街道)完成10万亩韭黄规划种植图版、完成土地流转面积7.37万亩;完成韭黄育苗基地面积.67亩,能满足4.5万亩的韭黄种植需求,完成8.4万亩韭黄种植苗的89.28%,完成韭黄移栽面积10亩。真正实现产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感谢收看本期栏目,再见!

编导|李志星

主持人|谌雪

摄像/撰稿|李志星

视频编辑|李志星

图文编辑|谌雪

来源:普定县广播电视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z/12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