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为脱贫插上科技的翅膀丨省

早期白癜风治好的方法 http://m.39.net/news/a_6329487.html
  我叫邓英,是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的一名蔬菜科研人员,年到现在,面临繁重的科研任务,我毅然加入贵州蔬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行动中,我想,学习的知识,都是为我们的产业服务,做好扶贫工作是第一要务。   由于我省海拔跨度比较大,不同海拔区域适宜种植的蔬菜品种不同,栽培技术也不一样。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总结,形成了适宜不同海拔区域的高效种植模式,而且这些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同时也选育了一批适宜我省栽培的蔬菜新品种。作为一个农业科研人员,我考虑得较多的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科技注入到脱贫攻坚中,让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搞农业不像其它行业,必须深入广大农村,行走田间地头传授科技知识。   年至年,我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派往赫章县结构乡,年派往威宁县,参与贵州省财政厅及农委蔬菜产业科技扶贫项目“贵州省蔬菜产业科技扶贫“模式”示范推广,年还担任了贵州蔬菜优势单品韭黄小分队的队长。年至今天,在威宁县、麻江、清镇、平坝、普定等10余个县进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20余场余人次。   通过集中培训、田间指导,推广农科院园艺所的高效栽培模式,使亩产值达到“3万元、2万元、1万元”。在农业生产中真正体现科技含量的要数品种了,特别是我们现在提倡的“错季栽培、错峰上市”,错季栽培由于逆境对品种要求较高。年7月6日,邓英在威宁牛棚黄瓜种植基地调查长黄瓜长势、结果情况举个例说,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威宁青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由于威宁海拔高温度低,6月分播种都会发生大面积抽薹现象,造成经济损失较大。因此,我们课题组从高海拔区域收集资源,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快速选育出解决春季栽培的耐抽薹青菜新品种“黔青6号”,在威宁西凉山(海拔米)、麻乍(海拔米左右)试种,以威宁本地青为对照,“黔青6号”未抽薹,且长势好,每株达3-4斤,对照品种抽薹开花。今年在威宁种植了亩。   另外我们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选育的黄瓜新品种“黔黄瓜1号、黔黄瓜2号、黔黄瓜3号”抗病抗逆性较强,在威宁、都匀、麻江、清镇、息烽、平坝等地种植效果非常好,在威宁的牛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赵总栽培的30个大棚黄瓜丰收了,每亩产量8吨左右,-元/吨。赵总是第一次用我们的品种,“黔黄瓜”系列品种抗病,采收期长,产量高,采收完以后立即找我要种子,接着种第二季。邓英在威宁麻乍嘎利村培训蔬菜栽培技术在这期间,我还兼顾着博士学业,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起床写文章,七点给孩子煮早餐,孩子上学后我跟同事们下乡培训指导蔬菜生产。每当坐上出差的车,我都蒙头大睡,有时候累得没有了感觉。可是,每当看到百姓们收获蔬菜时脸上露出的喜悦,我感觉非常欣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维维整理见习编辑梁珍情编辑孙远铭编审田旻佳韦一茜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z/142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