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产品拥抱大市场成都天府水源地
担负着成都市主城区90%以上供水任务,郫都是名副其实的“天府水源地”。水润天府,孕育自然好物,但如何才能让这些优质的农产品走出郫都,拥抱“大市场”?
5月28日,主题为推介“农产品”、对接“大市场”的“天府水源地”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暨成都天府水源地供应链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林惠农业举行,进一步促进郫都区农产品销售,擦亮“天府水源地”区域公用品牌。
孵化市场经营主体
贯通农产品新“销”路
记者在活动现场注意到,郫县豆瓣、郫都生菜、唐元韭黄、云桥圆根萝卜、德源大蒜等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近5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了场外“农特产品”展示,各类新鲜优质的“郫都造”农副产品赚足了大家的目光。除此之外,活动还吸引了满彭菜场、邻你超市、吉选超市等知名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远道而来,以借此谋求拓展更加广阔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作为当日活动的重头戏,成都天府水源地供应链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据介绍,为补齐郫都农产品供应链的弱项短板,年10月,郫都区农产品供应链协会成立,协会聚集了种子种苗、种植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农资农机、品牌运营、电商物流、金融保险、餐饮行业等全产业链36家会员企业。为进一步提高郫都区农产品竞争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年4月,协会牵头成立了成都天府水源地供应链有限公司。
“该公司由协会集体控股、26个会员单位自愿参股组成,是与国有企业郫都区蜀都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供应链金融关系的农业产业化民营企业,致力服务于会员单位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传递农产品信息等。通过‘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构建从生产种植‘最初一公里’到消费终端‘最后一百米’产销一体化经营体系,推进郫都区‘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民生工程建设,更好地扛起粮油、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区农产品供应链协会会长、成都天府水源地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志惠介绍说,公司成立近两个月来,已进入实体化运行。其经销产品全部源自于郫都区农业企业与基地直供,主销具有郫都特色的调味产品、生鲜蔬菜、干货食材等,全部产品源头可溯、检测合格、生态优质。“因省去了中间销售环节,降低了运输成本,既让客户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也让郫都区农产品的生态价值得到了一定提升。”
在此次活动访谈环节中,代表蔬菜种苗、露地种植、工厂种植、生产加工、供应销售的5位区农产品供应链协会会员单位一致认为,发展都市农业,要推动“以产促销”转向为“以销定产”。成都天府水源地供应链有限公司的成立,让更多企业对做大做强产业链、制造更多“郫都味道”信心十足。
作为蔬菜种苗企业代表,成都金田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文谈道,“我们着力为郫都区蔬菜产业选育新品种、提供优质种苗,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助力农户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将深化与伊藤、满彭菜场等大型商超合作,发展都市农业订单,探索‘以销定产’发展模式。”
搭建优质生态农产品销售平台
让“优质供货商”邂逅“金牌采购员”
近年来,郫都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建成云桥萝卜地理标志核心保护区和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8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个、特色农产品品牌标准引领基地5个;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82个,孕育出唐元韭黄、德源大蒜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5个,“天府水源地”区域公用品牌越擦越亮。
马志惠表示,成都天府水源地供应链有限公司将以协会和各个成员单位为强有力支撑,充分整合协会各成员单位的产品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创新搭建郫都区优质生态农产品销售平台,探索农产品新的供应渠道与供应方式。采用“两头统、中间包”农副产品供给模式,前端农资采购统一质量标准,后端渠道配送统一标识品牌,中端加工生产包给股东会员,团结带领26名股东和36家会员单位“抱团”创市场,力争3年左右培育发展成为一家农产品销售头部企业。
活动向新申请入会的6家会员单位进行了现场授牌。成都天府水源地供应链有限公司现场同4个农业相关企业和技术协会签订了《天府水源地农产品集采配送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新生的协会公司,如何扩宽销路?各商协会会长也积极支招。“目前,我们供方会员单位余家,与省内外机关、学校、医院、部队等团膳机构余家合作,月采购流水量达30亿元,年采购流水量达亿元。近几年来的货源采购渠道主要来自本地批发市场,还有外地批量采购。我们也在转变策略,与其在外地采购,流通成本高,不如就近采购。”成都农产品供应链协会会长雍卫民坦言,协会非常愿意采购成都周边区县,特别是郫都区的农副产品。他现场表态,“我们将积极协调协会会员企业在郫都区批量采购农副产品。只要郫都生产的生鲜农产品符合采购标准,我们都优先采购。”
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主任朱小燕表示,下一步乡村振兴博览园将指导供应链公司发挥“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基地”作用,在积极参与、服务“天府粮仓”建设的同时,抓好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餐对接、农校对接,共享品牌价值、冷链设施、采购标准和传递时令蔬菜畅销清单、生产大户种植清单、市场贸易采购清单,积极探寻构建“联得紧、联得稳、收益久”的长效机制。
活动中,5名产业村长代表大蒜、韭黄、生菜、萝卜、盆景特色产业倡议成立“产业化联合体”;商协会代表就协会情况及采购天府水源地农产品进行了交流;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广电星空电视购物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申振华介绍了“川字号养成记”——四川广电全媒体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赋能“天府水源地”农产品品宣与品销行动计划。
记者蔡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z/1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