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白水篇美景伴随清风至
在别墅小区,益谷村小组长钱建才就用手指着介绍说,这是张雷家的,夫妻俩都在广东打工;这是杨培荣家的,也是在外打工;这两栋分别是吕建明、吕贤洪兄弟俩的——
美景伴随清风至
文\曾波
村外,一条乡村公路在绿野上迤逦蜿蜒;村旁,上百亩荷花池如少女温润的眼眸;村里,一幢幢栉比鳞次的农家小屋丝毫不比城里别墅逊色……这就是泸西县白水镇益谷村——红河州年美丽家园建设示范村之一。
一
从泸西县城出发,进入益谷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刚竣工占地20余亩的“水之灵”文化广场。广场用青黛色的方砖铺就,小道用芒果似的鹅卵石砌成,两个月牙形的人工湖泊镶嵌其中,陡然增添了广场的俊秀和灵气。小桥流水、绿草茵茵、杨柳依依的景致,与村外上百亩集中连片的浅水藕互相映衬,美不胜收。广场后是刚竣工验收,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水之灵”文化广场)
(刚竣工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现在,益谷村有4个文化广场。”益谷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乔德自豪地说,“都是借美丽家园建设的东风建成的。”
在一片谈笑中,我们来到了“清风亭”文化广场。透过1米多高、隔而未隔的铁栅栏望去,有座雕栏玉砌的翘角亭子——清风亭。亭子上挂有一幅醒目的“美景已随清风至,鲜花争向益谷开”的楹联。亭子前,有个小池。池后的绿树丛边,秋千、单杠、乒乓球桌等大众健身器材应有尽有。广场西边,是块标准的室内灯光篮球场,球场上空有个漂亮的钢筋彩瓦大棚。篮球场斜对面分别有一个半封闭的垃圾池、干净卫生的公共厕所、漂亮规范的村级医疗卫生室,以及钢架彩瓦建成的农贸交易市场。
(
(“清风亭”文化广场)
(益谷卫生所)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清风亭文化广场,之前是个丢垃圾、堆草垛、放牧牲口的地方。年入秋以后,百年不遇、持续4年的大旱,让这片占地21.8亩、涉及99家农户,每户平均仅有0.22亩的土地荒芜了。最后,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放牧场、堆粪场、垃圾场,熏天臭气。
人们惋惜这片土地的荒芜,无奈土地资源利用的浪费。年,随着红河州美丽家园建设的一声春雷,益谷村迎来了千古难逢的大好时机。
“只要这99户群众同意无偿占地,党委、政府就在这21.8亩的土地上投入万元资金,帮村民修建一个大公园。”提起这件事,至今,张乔德记忆犹新,“当时,老百姓不知有多欢喜。我们3天时间就完成了征地工作。”半年时间,漂亮洋气的文化广场就竣工验收了,余盏太阳能路灯让村间道路、广场宛如白昼。此后,男女老少、媳妇婆婆、妇女儿童都有了娱乐健身场所。闲暇时,他们总载歌载舞,尽情享受着党委、政府给他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二
在年的美丽至今的美丽家园建设中,益谷村又迎来了破茧成蝶的良机。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州、县、乡等各级党委、政府在益谷村就投入了多万元资金,帮助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综合服务楼、文化广场、排水管网建设及硬化等20多个项目。
真金实银的投入让益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例比比皆是。崭新漂亮的公房建成后,一年多时间里,它为村民节省了多万元资金。张乔德和村组干部做过估算:以前,红白喜事村民都到城里操办。每桌酒席元,而在公房操办,每桌仅为元,成本减少了二分之一。一年多时间里,村民操办了余次宴席,5余桌酒席,至少节约了80余万元资金。其次,从益谷到县城往返车费14元,年全村到城里做客人次,节约了近30万元车旅费。
在新建的农贸交易市场,我们见到了贩卖蔬菜水果的小贩何美凤,她笑声如铃招揽着顾客,而出售的蔬菜有碧绿碧绿的苦瓜、青菜、韭菜、菜黄瓜,有蘸黄蘸黄的石屏豆腐、玉米、韭黄、南瓜、黄姜,还有酱紫色的茄子,袋装的白玉菇和雪白雪白的米线。“这两天生意冷清,平均每天仅有0多元的毛收入,纯收入不足元。”何美凤乐呵呵地说,“过年过节时,生意则好多了。”
(何美凤和她的蔬菜摊)
张乔德悄悄地向我介绍了何美凤的家庭情况。她和丈夫都是残疾人,她年少时就失去左掌,丈夫小儿麻痹腿脚不便。因此,经济拮据,生活窘迫,吃了上顿愁着下顿。在美丽家园建设进程中,在张乔德等村组干部的帮助下,从年6月起,她家干起了贩卖蔬菜、水果的行当。年年底,农贸市场建成后,她就把小摊搬了进来,告别了往日的当街叫卖,风吹日晒,一年有了四五万纯收入,生活渐渐好了,脸上笑容也多了。
除了何美凤外,在这个1.2亩的农贸市场里做生意外,有从金马镇白石头村过来贩卖手绣、洗衣服、洗发液、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王琴仙夫妇俩,有从白石头村前来贩卖铁锅、锄头、铁锹、水桶等农具的郭乔忠,有从吉摆赶来贩卖拖鞋、凉鞋、皮鞋、布鞋等鞋子的杨排芳,还有位叫做“小福建”外地商人前来贩卖衣服裤子……
(王琴仙丈夫)
(郭乔忠)
(杨排芳)
(“小福建”)
“如果没有美丽家园建设这股春风,就没有益谷农贸交易市场,当然就没了这些热闹的生意买卖。”张乔德信誓旦旦地说。
美丽家园建设让村民的生产生活也发生了巨变。74岁的罗小柱老人,是感受颇深的村民之一。罗小柱从小双目失明,十多年前,唯一的亲生女病逝。上门女婿实在无法面对生活的拮据及丧妻之痛,抛下仅有八九岁的亲生儿子,离家出走,一去不返。罗小柱和残疾的妻子相依为命,把年幼的孙子抚养成人。前几年,孙子终于娶上了媳妇,但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媳妇忍受不了贫困的生活,解除婚约,重建家庭。这伤透了全家人的心。在年的美丽家园建设中,村里借助美丽家园建设的春风,对罗小柱家的房屋进行拆除重建,上级党委补助2万元,村集体又筹资2万余元资金帮扶。他家仅出资元就建起了三间新房。
(罗绕七和妻子在广场边卖烧烤)
新房建起后不久,孙子罗绕七又娶上了新媳妇。今年5月,罗小柱还抱上了孙子,全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现在,罗小柱老人每天晚上都要拿着盲杖,到新建的文化广场去听听小曲,散散步,享受享受美丽家园建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
三
在益谷农贸市场的一侧,益谷打造了一个“别墅村”。现在,无论城里乡下、本地外籍的人来到这儿,都会被这里漂亮的别墅群吸引。宽阔的道路笔直通畅,统一规格和式样的别墅白墙青瓦映衬着湛蓝的天空,一道道隔而未隔的铁栅栏组成的围墙,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别墅小区,益谷村小组长钱建才就用手指着介绍说,这是张雷家的,夫妻俩都在广东打工;这是杨培荣家的,也是在外打工;这两栋分别是吕建明、吕贤洪兄弟俩的……这只是益谷民房建设的一角。据钱建才介绍,截至目前,益谷民房拆除重建户,改造提升户。
在别墅小区里,我走进了年近七旬的梁小所老人家中。梁小所老人告诉我说,年始,他的两个儿子都去了老挝打工,大儿子梁治平帮人管理香蕉园,每年可以赚30多万元。二儿子稍微少一点,每年能赚20多万。近年来,老两口身体不好,就请了小姨妹来帮助照料生活,每年支付工资2元。(梁小所和妻子在家中)
别墅新区究竟是如何打造的?我从钱建才的话里找到了答案。一是有了红河州美丽家园建设的东风,上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资金补助,整个村庄变美了,群众也想把自己的民居变美。二是村集体把群众凌乱的宅基地进行收购、合并后,科学规划,提供一个理想的建房场所。三是村民“腰包”鼓起来了,口袋里有钱了。
为了帮助村民致富,益谷成立了益谷劳动服务输出中心。由张乔德亲自担任主任,帮助村民介绍联系厂家,铺就村民的致富之路。通过劳动服务输出中心,有的在泸西境内打工,有的到广东、福建等省外打工,还有的到了老挝、缅甸。据张乔德、钱建才初步统计,仅益谷村在外打工的村民就有近0人,超过全村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村民到中小企业应聘)
“现在外出打工,每年都能赚四五万元。”张乔德的2个儿子就是例子。大儿子张鑫在泸西博浩生物有限公司打工,每年能赚4万多元。小儿子张俊在县城太阳坡商场卖瓷砖,每年有七八万纯收入。“一家人只要有2个劳动力外出打工,加上党委、政府补助,银行贷款,不用几年就可以建新房、盖别墅。”
“上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拳拳付出,白水镇党委、政府宣传引导,大力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美丽家园建设进程中,注重科学规划,内外兼修,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为美丽家园建设找到支撑点和着力点,这就是益谷村美丽家园建设的成功经验。”谈起美丽家园建设的经验,白水镇镇长田永民掷地有声。据田永明介绍,在下一步的美丽家园建设中,益谷将借助云南省国土厅直接出资的0万土地整理项目,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进外来企业,大力发展高原水果种植和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为益谷村美丽家园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各级领导与村民同商美丽家园建设)
不错,在美丽家园建设中,益谷村活力十足,光芒四溢。外地老板冯金文就看中了这方宝地,他投资了余万资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亩土地精心打造“荷塘月色”浅水藕种植园,下一步将全力发展农家乐,要把这打造成为白水镇休闲、娱乐、观光、康体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中心。
(浅水藕种植)
傍晚时分,天边的晚霞随着清风在荷池里荡漾,夕阳的余晖打在碧绿的荷叶上,粉红的荷花摇曳着婀娜的身姿,此时此刻不禁让人想起“清风亭”上的那副楹联:
美景已随清风至,
鲜花争向益谷开。
(截图来源于中国天气网)
《泸西新闻》播放时间:
泸西1台(28频道):20:00首播、23:00重播、次日12:00重播
泸西2台(频道):10:00、22:00
泸西电视台广告部已配备高性能航拍器,可拍摄4K超清画质视频以及1万像素高清照片。能胜任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国土检测、环境监测以及城市、乡村、厂房概貌等各类高空大全景、大景、远景拍摄。人工所拍摄不到的,我们可以为您做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z/8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