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YOLO关于馄饨的二三
Y.O.L.O.
YouOnlyLiveOnce
关于馄饨的二三事
关于历史
中国人吃馄饨,比吃饺子还要早。
古人认为它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叫“混沌”,后来根据造字规则,改作“馄饨”,在这时,馄饨与水饺并没有什么区别。
千百年来,水饺并无明显改变,但馄饨却在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
至唐朝时,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
由于历史悠久,各个地方的特色相互传播,一方水土养一方馄饨,馄饨的昵称便多的让人头痛,“扁食”“抄手”“云吞”都是它的好姐妹、好兄弟。
但在不同地方,这些昵称代表的东西或许和馄饨本体还是有些区别的。
上海馄饨
在上海,既有大馄饨,又有小馄饨,但通常都是以大馄饨为主。
大馄饨有很多形状,元宝状、圆形、三角形、长方形,面皮厚,馅料喜欢荤素搭配。
馄饨的汤底,如果有猪油最佳,碗中放盐、虾皮、紫菜,再另外煮壶开水,或直接倒入煮馄饨的水,最后放上切好的蛋皮丝,格外鲜美。
上海馄饨铺要是只卖一种馄饨,那么非芥菜肉馄饨莫属。但除了菜肉馄饨,还有猪油顶顶鲜的砂锅馄饨,淋上花生酱的冷馄饨,以及两面金黄的干煎馄饨。
苏州馄饨
苏州馄饨,天生一副仙女的模样。
它又叫“泡泡馄饨”,是不是一个很可爱的名字呢?
用筷子沾一点点肉馅,以大拇指为支撑,将皮子四个角往中间折起,如同降落伞,放入水中快速煮熟,就会像泡泡一样漂浮起来,它也因此得名。
吃小馄饨重汤。馄饨不论大小,鸡汤馄饨是上谱的,那蜡黄的鸡油漂在喷香的鸡汤馄饨上,像一朵朵盛开的腊梅。
一碗合格的泡泡馄饨,颜值要求极高。上桌时需要个个鼓着飘在汤面上,像小灯泡一样可爱。
据说,没有被泡泡馄饨烫到过的苏州人,人生是不完整的。不妨问问你身边的苏州人,有没有被烫到过,或许也去苏州品味一下这可爱的泡泡馄饨。
台州扁食
扁食是浙江台州本地叫法,外地人看来就是馄饨,但其馅料的做法又与馄饨饺子都有所不同。
在部分地区,每逢大年初一,扁食是必不可少的美食,它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扁食的皮不同于普通的馄饨皮的正方形,它是略呈梯形的。
扁食包法形如元宝,但是不同地区或街道包出来的花样可能有所不同。通常馅为茭白、豆腐干、肉丁或白萝卜、咸菜等,俱切成小丁,事先炒熟,可煎可蒸,也可汤煮。由于馅料已熟,烧制扁食的时间不需要太久,所以扁食吃起来会比馄饨饺子更有嚼劲。
扁食汤以猪骨头在温火中熬出清汤,将扁食放入清水锅中煮开,待扁食浮起,用漏勺捞起,放入有酱油、新鲜猪油、味精和其他佐料的碗中,冲入沸清汤,撒上香葱即可食用。
福建扁食
扁食是福建版本的馄饨。
与其他地方的馄饨不同,传统扁食的馅料不用刀剁,扁食的肉馅是用肉泥做成的,因此咬起来的感觉很脆,也分外有嚼劲。
扁食还可以油炸。从滚油中捞出,淋上酸辣芡,外酥里嫩,别有一番滋味。
福州扁肉燕
这种肉燕,不仅馅是猪肉,甚至连包馅的燕皮也是掺和瘦肉打出来的。
扁肉燕又叫太平燕,是福州风俗的喜庆名菜。每逢婚宴喜酒、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有“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的说法。
广东云吞
广东人叫的云吞,其实是“馄饨”的粤语发音。
源于北方的“馄饨”,初期被归类为饼类,云吞多数是以开水灼熟。
为了能快速煮熟,一张云吞皮只在中间包一点肉,四边自然散开。这样子,热汤中的云吞都留着“金鱼尾”,无意中增添些许写意。
广东的汤是有名的,那云吞的汤底自然也不能落了风头。
将虾壳虾头用铁锅炒香,猪骨和鸡架下水去掉血腥味,然后将这些一同放进装有胡椒和姜片的锅里一起煲汤,起锅之后放少许的盐。最特别的是,有些人也会放进炒香的大地鱼,高档一点的还会放瑶柱,煲出来的汤真的是鲜美至极。
广州云吞面
一定又有很多人奇怪,云吞面到底是面还是云吞。
云吞面,又称竹升面,是起源于广州的一种特色小吃。主要分为汤面、捞面、炒面。以煮熟的云吞和竹升面加入用大地鱼、虾皮、瑶柱、鸡煲成的清汤配上猪油韭黄即成。
一般来说,云吞面由三部分组成,以汤和面为重,其次云吞。
地道的云吞面的面的面是一点水都不用。这样做出来的面煮好了之后带点韧度,吃到嘴里非常爽脆。
面条盛放上桌也有讲究:碗底一般放一汤勺,然后放五颗鲜虾云吞,再把面条铺放在云吞上面,面呈鲮鱼背状,再加入大半碗用大地鱼和河虾子熬成的汤底,汤里面要放些韭黄丝,以增加美味并带来清脆的口感。
每个老广心中都住着一碗云吞面,云吞面不仅是一份风雨无改的早餐,更是广州这方水土所养育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
川渝抄手
抄手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它的样子像一个人抄起两只手:制作馄饨的最后程序是将面皮两头抄到中间粘紧,这个样子颇似人们在冬季为避寒将两手抄在怀中的形象,所以叫“抄手”。
另一种是来源于一个故事:有人在成都街上闲逛至一小吃店,问老板为什么“馄饨”到这里变成了“抄手”。老板也不说话,只将手中馄饨往汤锅里一扔,而后双手在胸前一抄,身体望门框上一靠,然后双目炯炯地瞪着汤里的那玩意。一分钟后,那玩意好了,盛在碗里,端给食客,口中大叫“抄手二两”。
说到抄手,就不得不提美貌与实力并存的红油抄手了。
红油抄手比较柔嫩鲜美,它的汤汁也是带有一些微辣浓香的味道。
最精华的就是在于那红油,混合了三种辣椒的熟油辣子和姜蒜末,上头撒上葱末,喜欢酸的再放点醋,那香味真的是一绝。
地大物博的中国,连一碗馄饨都可以吃出各种花样。
但其实,不同的馄饨,吃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是一种情怀。
漂泊在外,吃一口家乡的美食,是热泪盈眶;走街串巷,品一次外地的味道,是文化传承。
既然有时间,不如去试试它们。不一样的名字,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的底蕴。
审核/李姗姗滕芝妍
编辑/项佳绮
图文/网络
音频/张逸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xg/10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