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一荤四素rdquo,祛

谢锡亮:山西省侯马市人,年生于河南原阳县(主任医师,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年与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创建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研究班毕业,受到承师亲炙教诲,尽得真传,从医70余年,现如今仍在继承师志,弘扬澄江学派针灸医学,发扬灸法特色而做贡献)年8月山西省针灸学会授予谢锡亮“针灸泰斗”称号,谢老在中国艾灸疗法和传承上功勋卓著。

末伏,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仍会有一段时间暑热难耐,如同老虎一样发威,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面对“秋老虎”,大家该如何养生更健康?

重清补袪湿邪

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护脾胃

立秋后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在这个时节,如果脾伤于湿,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末伏时节养护脾胃,可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每天各按次,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其实,进入末伏时,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不利于健康。

此外,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

如此,才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鸡蛋饼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进入末伏,难熬的伏天进入尾声,简单方便的烙饼成了受欢迎的食物。

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因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

鸭肉滋阴养胃

秋初末伏,吃肉不仅让人觉得有些油腻,还容易上火气躁。因此,在肉类的选择上应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

俗话说“防苦夏吃吃鸭”。这是因为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黄瓜健脾开胃

老黄瓜可谓消暑热的一大“法宝”。老黄瓜指的是熟透了的黄瓜。黄瓜的瓜皮本来是青绿色,但成熟时间久后会逐渐变为黄色,故又称为老黄瓜。

其清热消暑能力强,且寒凉性少,是中伏天应对暑热天气的良好食材。

注意:吃黄瓜时一定不要把黄瓜把儿扔掉。因为黄瓜把儿含有较多苦味素,苦味成分为葫芦素C,是难得的排毒养颜食品。这种物质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莲藕养阴润燥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

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莲藕尤其适用于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特别适宜高热病人、吐血者、高血压、肝病、食欲不振、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多食用。

绿豆芽利尿除湿

炎炎烈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绿豆芽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作用。

注意:绿豆芽性偏寒凉,吃多了易损伤胃气,慢性肠炎及脾胃虚寒者、慢性胃炎者不宜多吃。

烹调时配上一点姜丝,或搭配些偏温性的香菜、韭黄,就能很好地中和掉它的寒性。

末伏也是冬病夏治的末班车,一定要注意身体养护,为三伏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xg/11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