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刀韭菜园畦剪韭胜肉美

怎样防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1013/4709432.html

头刀韭菜:园畦剪韭胜肉美

文/费国平

清明时节,有一种时令美食,那就是头刀韭菜。在房前屋后,一排排、绿油油的的韭菜经过一个冬天的积蓄,随着春风的吹拂,终于从韭黄变成了韭菜。

时至清明,韭菜的叶瓣长得很是厚实,但却很嫩,若是用指甲一掐,一股汁水沾你一手,同时伴有一股韭菜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

现在上街买到的韭菜都是不很新鲜了,要随时吃到鲜美的韭菜,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自家种那么一畦两畦的,现割现吃是地头鲜。

陆游也是一个吃货,特别喜欢吃韭菜。他曾经写下“登盘绝爱畦韭美”“园畦剪韭胜肉美”的诗句,想必陆游割下的自家园地里的韭菜,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那是最风味、最美味、最惬意了。每每读到陆游这样贴近生活的诗句,我总会回想起我年少时与韭菜的故事。

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父亲在承包地里种起了韭菜。开春之后,父亲趁着好天气翻地松土。然后在翻细了的地里兜出一排排的小土坑,坑与坑之间留有大约30厘米宽的间距,这是为韭菜长大发展留有空间。

父亲用一个小的饮料瓶盖,一瓶盖、一瓶盖地将去年留下的韭菜籽小心翼翼地放进小坑,我则将细土轻轻覆盖在小坑上。一天下来,一大片的土地上留下无数个眼窝。

如果天气照应,下了几天春雨,那韭菜籽就一下子发芽长出韭菜新苗了。如果天不照应,那父亲就要挑水浇灌了,用水催它们发芽生长。等到韭菜发芽之后,还得帮它们除草,追肥,当韭菜长成一定规模之后就可以坐收成果了。

“韭,俗称懒人菜,圃人种莳,一岁而三四割之。其根不伤,至冬壅培之,先春而生,信乎一种而久者也。”这样一说,大家就知道韭为什么和“久”是谐音了。整个春天可以割两次,俗称头刀韭菜、腻(二)刀韭菜。

头刀韭菜最为鲜嫩,凉拌、热炒都可以。我家种了这么多的韭菜不是为了吃,而是去卖钱,给这个“死三春”来点收入(原本农村在夏天有蚕茧收入,在秋天有稻谷收入,在冬天有包菜收入,唯独春天只是下本钱没有收入,故称死三春)而变得活络点。

白天,母亲在地里割下韭菜,用稻草一把一把地捆扎好。父亲将韭菜一担一担挑回家,我和哥哥将韭菜一把把排好队放在厢房里。为了锁住鲜嫩韭菜的水分,我们把大门紧闭,同时在韭菜叶上洒上清水。

晚饭后,全家齐动手,将韭菜装进蛇皮袋(农村将装化肥的塑料编织袋清洗后再用,因为编织袋颜色大都是灰色,犹如蛇的肤色,故称蛇皮袋)。每次大约十袋,每袋50斤。做好这些工作已经是深夜了,第二天大约4点左右父亲就要起床,匆匆吃了点稀饭,推着大板车到桐乡或乌镇的市场上出早市卖韭菜。如果行情好,父亲大约在9点能回到家,再重复着昨天的工作。

到了星期天,我和哥哥就会起早去卖韭菜,让辛苦的父亲休息一个早晨。父亲根据他的经验,交代我们去乌镇卖韭菜。说是让父亲休息一下,其实父亲还是早起,帮我们将韭菜装上自行车后座。左边一袋,右边一袋,上面再一袋,用布绳绑紧了自行车。摸着夜黑,顶着星星,兄弟俩就在微微泛白的水泥路上朝着乌镇的方向出发。

我们村到乌镇人称“三九”路,但那是直线距离。自行车驮着三包韭菜,从乡间水泥路到公路,从盐湖公路到乌镇公路,七绕八弯要骑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哥哥在前领路,我在后面跟上。哥哥怕我跟丢,时不时在黑暗中叫唤几声,我就及时的应和几声,确认与哥哥的距离。

骑过新安头的小路,到了盐湖公路上,路也好认了。漆黑的柏油马路在暮色中更加黑了,我们顺着黑色的路往北骑。最怕的是迎面而来的汽车,雪白锃亮的远光灯照得我们无法前行,只得下车立在原地等车过了之后再走。因为短时间里收到强烈光线的刺激,汽车一过,两眼一抹黑,什么也看不见。要稍等一会,让眼睛适应了黑暗才能再次前进。

当我们骑到靠近乌镇的浮澜桥的地方,背上已经有汗了。靠在桥栏杆上休息一下,那不远处的乌镇已经有星星点点的灯光了。那依稀的灯光就如明灯在召唤着我们,让我们内心充满希望。休息片刻后,就加紧了蹬踩,穿过子夜路折到隆源路向北,到了甘泉路往东走,到了常春街与北花桥的交接处向北就是乌镇农贸市场了。

由于我们来得早,这里的黎明还是静悄悄的。虽然有些灯光,但也看不清哪是哪。我和哥哥选择了一个菜场的入口处设摊,哥哥先去市场上打探一下头刀韭菜的价格,当时大概3毛5分一斤零售,我们做得了开市时心中有数了。天渐渐的光亮起来了,终于看清了市场大门朝西,正对着大运河呢。

大约6点,买菜的市民陆续进入市场,我们的生意也开张了。在来来往往的过客中我发现了买菜人的规律。

第一波是退休的老太太们,她们起得早,时间也闲,所以拎着袋子慢悠悠的走着,一边问价、翻看韭菜的质量,看中后要还价的。其实说好了价,她们也不一定买,而是要将整个菜场走上一圈,货比了三家后才决定买货不买。

到7点之后是第二波买菜人,基本上是上班的男人。他们时间比较紧,骑着车,有的甚至车也不下,一只脚踮着地,问了价格,只要韭菜新鲜就买了把去。其实每一把韭菜都是一斤半左右,上下差不了多少。后来人多了,我们称都来不及,就改成5毛钱一把,方便出售。他们就给了钱,将一放进车前的篮子,一个蹬步就走了。

到了8点,农贸市场上的热闹也就渐渐消退,经过一个早市,我们六袋韭菜只剩下一袋还没有开封。看看市场上人真的不多了,就连早餐点也要打烊了。当我们要整理一下摊位回去的时候,来了一位白头老伯,人高而精瘦,但很精神,笑眯眯的看准机会来买我们最后一袋韭菜。开价2毛一斤全买,我们想,新鲜韭菜折腾不起,带回去也就烂掉了,就这样被白头老伯捞了个便宜。出乌镇卖韭菜的过程胜利结束,后来也来过几趟,今天想想也是有趣的很。

就这样,我们每年割遍地里的头刀韭菜的时间大约十天,去市场大约四、五次。我们家的收入也有了增加,一个“死三春”变成了“活三春”。我们的学费、零钱也就有了。可以说,我读高中的费用基本上是靠韭菜来填补的。

割了头刀韭菜,父亲就及时的给韭菜追肥,看行情再决定割不割腻刀韭菜。说实话,腻刀韭菜吃起来就不再像头刀韭菜生脆了。而且割了腻刀的韭菜,长势也弱多了,一定要追加很多肥料,不然会影响过年时的韭芽的质量。

头刀韭菜炒鸡蛋是最最美味的农家菜。看,黄色配绿,色彩鲜艳;咬,口感爽脆,松糯可口;嚼,味道鲜美,唇齿留香。

民间传说:每年开春,要吃韭、薤、蒜、葱、姜,五种有辛辣味的菜,以避传染病,所谓疠气。宋代药物学家苏颂总结民间智慧说韭菜:“菜中此物最温而宜人,宜常食之。”以此看来韭菜既是好吃的,又能增加免疫力,还能增加收入,韭菜真是个一举三得的好东西。

图:综合,侵删

费国平,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教师,桐乡市作家协会会员。

往期文章回顾

我与大哥:兄妹情深

丁丁打针记

朱文叔:旧学蜂成蜜,新知鲸吸川

春游胥山村

聚桂文会小助手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xg/11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