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深秋,暖和的葫芦头,一碗足以治愈所
肉如玉环汤似浆,
五味和中适口尝。
辣油红润晶如珠,
腥味尽除满口香。
这首诗说的就是西安的葫芦头泡馍,葫芦头历史悠久,最早为唐代京城美食,至今仍是西安城内有名的特色美食,深得四方游客的喜爱。
这两天的西安简直让人瑟瑟发抖,说冷就冷一点都不留余地,尤其是早晚的寒气逼人,让人只想咥一碗热乎乎的葫芦头,暖手暖胃再暖暖心。小葫芦大乾坤说到葫芦头,也只能在陕西才能独享其味。对于初次听说这个词的外地人,是有些懵。其实葫芦头是猪大肠与小肠连接处的那段肠子,切开后形似葫芦,因此得名葫芦头,非传说中孙药王的葫芦。冬天冷飕飕时,来上一碗咕噜下肚,真是快哉!
葫芦头关键词:
馍块洁白晶亮、软绵滑韧,肉嫩汤鲜,肥而不腻,醇香扑鼻。掰馍吃葫芦头泡馍第一步就是掰馍,用白面烙烤的馍,掰成馍块,以便浸汁入味。和泡馍的黄豆大小还不太一样,葫芦头得掰成大拇指甲盖大小才算行家。
汤葫芦头泡馍列汉民四大泡馍之首,鲜香完全来自一锅汤,是在老汤里加入猪骨、鸡架、大块的五花肉以及猪肠猪肚,小火熬制四到六个小时,使之汤色白亮,色泽诱人,一闻到就食欲大振。
肥肠肥肠是个特别有争议的美味,爱它的人对它评价颇高,不爱它的人看见都恨不得绕着走,就像葫芦头,不是老陕,一般人可能还真咥不惯。肥肠的好坏也是葫芦头的重中之重。每天都需要十几道工序纯手工反复清洗,去污去腻,吃起来才能Q弹爽口有嚼劲。
泖食客掰好的馍加上粉丝、大肠之后,厨师站在锅边,反复往馍上浇汤十遍左右,完全凭借热汤的力道给大肠和馍块入味儿,碗底必须烫手才算达标,行话叫做泖饭。
加料馍泖好以后,洒上葱花、香菜、浇上花椒粉,胡椒粉、油泼辣子,然后用一大勺热汤直冲下去,香气便扑鼻而来。配合上木耳、黄花、蒜苗、粉丝、糖蒜等,口感香浓,回味无穷。
配对于土生土长的老陕来说,没有什么问题是一碗葫芦头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加上一盘梆梆肉。葫芦头的最佳CP绝对非梆梆肉莫属!
梆梆肉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不只是猪大肠制作,猪肉猪下水都可卤好熏制,除了肉香料香还有熏制的香气。最早出现在西安东关和柏树林一带,出售时手执木梆边敲边喊,沿街叫卖,故而得名。
在每一家葫芦头馆子最显眼的位置,一定有一口冒着热气的大锅,色泽红润,熏香浓郁,师傅手起刀落,一节大肠和几块熏肉很快被分成小段,再喊上老板开一瓶冰峰,聊咋咧!
吃腻了米饭炒菜、凉皮、扯面?
赶快约上朋友
来一碗热热乎乎的葫芦头
鲜香浓郁的汤汁下口
这样的生活
怎能不让人忘掉忧愁?
朱秀英梆梆肉葫芦头
城墙根下,藏于深巷中依旧顾客盈门的葫芦头老店,汤浓味美的葫芦头可是不少老西安人的心头好。
他家的葫芦头馍劲肉烂,馍浸足了高汤的鲜美,配上一口鲜嫩爽滑的肥肠,加上诱人的红油辣子,入口各种味道在唇齿间爆开,不停地刺激着你的味蕾,让你根本停不下来。
他家的梆梆肉先卤后熏,熏制的大肠外皮看上去厚实,入口细嫩光滑而劲道,越嚼越香,吃完唇齿留香,绵延不绝。
营业时间:10:00—21:30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zf/10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