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有禄浅析长篇小说逐梦绿野的人物塑造
近日拜读了江苏省海安市著名作家、出版经纪人周花荣的新作长篇小说《逐梦绿野》,内心久久未能平静,感觉小说构思缜密,主题鲜明集中,情节跌宕起伏,大开大合,引人入胜;人物形象塑造比较成功,着力弘扬了正义善良,鞭挞了污浊丑恶,泾渭分明,深受教益,收获良多。
作家周花荣大学毕业,先后在企业、报社、学校、机场、基层政府工作,现任海安市文史资料编辑部主任,自由撰稿人,生活阅历比较丰富,生活积淀比较深厚,知识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强的驾驭语言文字能力。工作20多年来,先后出版诗集《沉默的岁月》《燃烧的岁月》和长篇小说《风中的等候》《如果还有来生》《终极目标》《与风相随》《渔家灯火》等,勤奋笔耕,著作等身,令人钦佩之至。
特别是年6月份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逐梦绿野》,把视野瞄准基层,紧扣“乡村振兴、脱贫致富”主题,精心塑造了林辉、陆斌、刘海东、吴支书等一群基层干部形象,他们立足乡村实际,因地制宜寻求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良方,不惧艰难险阻,敢闯敢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逢凶化吉,最终打出一片新天地,令人刮目相看。
小说主人公林辉,原任潮港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深得县委书记李官正器重和厚爱,他本有升任县委办主任的机会,但组织上决定让他担任地处偏僻、各项工作在全面考核垫底的兴海镇党委书记。一开始他有点想不通,经过书记谈话和思想斗争,最终愉快地接受了组织挑选,毅然赴任。上任伊始,他马不停蹄,找镇村干部谈心,走村串户,了解镇情民情。利用人际关系,化解镇里债务矛盾,一举平息了群众要债的风波。他注重调查研究,倾听民声,发动群众出资出力,解决了丰产村农田雨季排涝问题。接着,他以身作则,约法三章,大力整治镇村干部工作作风懒散等问题,很快取得明显效果。可谓把上任后的三把火烧得十分旺相,让绝大多数镇村干部和普通群众心服口服,赢得了信任、尊重与支持。
林辉为了彻底扭转兴海镇落后面貌,他在深入调研走访、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大胆决策,首先在丰产村三队和四队试种韭菜,结果一炮打红,中间虽遭遇卖难等波折,最终都被他化险为夷,韭菜种植取得圆满成功。林辉一鼓作气,花了两年多时间,在全镇33个行政村中选择15个村种植蔬菜,其中5个村种植韭苔、韭黄,4个村种植大蒜、药芹、大白菜,6个村种植土豆、西红柿、黄瓜等。通过两年发展,兴海镇成为周边10个省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基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大镇”。
为了解决行路难问题,他又集思广益,发动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参与,重修丰产村、南沿村、清荡村和荡址村道路,保证货畅其流,进一步打牢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他沉着应对,临危不乱,借助上下力量,成功化解村干部催要上交造成一个村民上吊死亡、引起群众聚众闹访事件,彰显出一位成熟的基层干部的沉稳、成熟与担当。
面对镇长付贵东的诬告,他冷静面对组织决定,积极配合组织调查,最终真相大白,水落石出,还了清白。
由于他在兴海镇党委书记任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4年,清正廉洁,不徇私情,大胆创新,勇于担当,亲民爱民,把一个落后乡镇一跃变为全县先进乡镇,群众家家户户住上了瓦房和楼房,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县委书记李官正表扬,也得到组织上的充分认可,并被推荐提拔到邻县任副县长,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去做出更大的成绩。
为了使林辉的形象更加丰满,作者塑造了反面典型人物兴海镇镇长付贵东。身为镇长,付贵东对林辉来担任镇党委书记很有想法,认为挡了他继续升官发财之路,工作上消极应付,阳奉阴违,处处使绊子,想出林辉的洋相。生活腐化堕落,与桥头堡酒店老板吴青梅、丰产村妇女主任李如玉和镇文化站长宋佳洁有染,并用公款大吃大喝,贪污受贿,并且恶人先告状,诬陷林辉贪污、有生活作风等问题,以身试法,结果被宋佳洁举报,被县纪委查处,落得个身陷囹圄的下场。付贵东反面形象的塑造,不仅让小说故事情节在矛盾中向前推进,充满悬念,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增加了可读性和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反衬了林辉形象的有血有肉、高大丰满、真实可信。可见作者在主人公形象塑造方面是颇花了一番心思的。
此外,县委书记李官正、县纪委书记严爱平,还有镇人大主席万宗庆、副书记陆斌、办公室主任李海涛、农技站长刘海东,村干吴支书,民营企业家吴天翔、邓永才,群众刘二、李大赖等人物形象的塑造,虽着墨不多,但他们为人正派、遇事讲原则、重情重义、爱憎分明等性格特征,刻画得也比较鲜明,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者还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场面描写和景物描写,为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语言朴实流畅,形象生动,富有地域特色和感染力,令人拍案叫好。
当然,小说也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在村民闹丧上访的情节安排上不够自然,让人感觉有些唐突,过程交代得不是十分清楚;陪宋佳洁喝酒、到外地留宿的情节安排,不太符合林辉的性格特征,略显突兀。另外,某些章节存在着掉字、错字现象,希望再版时予以更正。
上述观点纯属个人一孔之见,不一定正确,敬请方家、读者和作者批评指正。
END
往期精彩回顾
尤丁发:弹道无痕
宋洁:读《鸡声茅店月》有感
曲赣江:帘儿轻脚步重
周月友:史解菜根谭(一八九——一九零)
卫先庆:哦,秀美的十里溪
徐生龙:月亮(外一篇)
张祥:真相
陈思炳:猪装象与象装猪
陈学义:腌肉记
冯纪双:难忘的见面钱
程建友:教学轶事
吴孔文:鸡声茅店月
潘小平:红,是金寨文艺的底色
马德俊:重新发现蒋光慈————在第二十三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研讨会上的发言
传承光慈文化!蒋厚恩有关蒋光慈藏书移交收藏仪式在金寨白塔畈举行
▌图片:庄有禄
▌主编:张凤兰
▌审核:熊延涛李珊珊
※光慈文学,立足革命文学先驱蒋光慈故里——安徽金寨,面向全国。设有社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zf/11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