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饼筒气死老祖宗
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m.39.net/news/a_9277051.html浙江省天台县成品“饺饼筒”(卷饼筒)“饺和卷饺饼筒、脚饼筒、胶饼筒、卷饼筒等等,这个天台美食家家会做,人人会说会吃,所以名字也是最乱。有句老话:“天台人天台斜。”古代大多数天台人不识字,天台话全是靠语音传下来,而以话传话,往往越传话音就变得越厉害。这个“饺饼筒”多数就是“卷饼筒”的变音,因为天台人说“卷”字不太方便,而说“饺”字就方便多了。那为什么是“卷”呢?因为这种美食的做法,就是把菜蔬卷在其中,外貌是筒状。唐朝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就是把书卷起来,宋朝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卷起千堆雪”也是这个卷。这个“卷”在古代其实是这个“捲”,《国语辞典》的解释是:把东西弯转成圆筒状。这一解释更充分说明天台的这一美食是“捲饼筒”了,只是按照国家的规范,“捲”现在变成了“卷”。再来看看“饺”字,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就是指饺子,包成半圆形的有馅儿的面食,煮、煎或蒸熟后食用。《汉字源流字典》解释如下“饺”的来历可见“饺”这个字出现比较晚,甲骨文、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解字》里都没有“饺”这个字。现在能找到的最早记载“饺”字的是在宋仁宗宝元二年()完稿的《集韵》,全部就三个字:“餃飴也”。我们以古论古,《说文》“饴,米煎也。”《广雅》“饴,畅也。”《礼记·内则》“枣栗饴蜜。以甘之。”《论衡·本性》“甘如饴蜜。”因此,《集韵》里所说的“饺”跟我们现在认知的“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全元曲》里的《汉钟离度脱蓝采和》,其中有“可知可知俺吃的是大馒头阔片粉,你吃的是菜饺馅淡齑羹。”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中有“椿树饺儿对桃花烧卖”,明朝《金瓶梅》第二回有“干巴子肉翻包着菜肉匾食饺”,明朝《醒世恒言》第十卷有“都滚做一个肉饺儿”等记载。根据“百度百科”记载:饺子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明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现在能查到的有“饺子”记载的史料都是清朝及其以后的,如《钦定八旗通志》、《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北东园笔录》、《杭州志》、《竹叶亭杂记》、《天咫偶闻》、《澄斋日记》等史料中都有“饺子”的记载。因此,“饺饼筒”的名字是不准确的,无论是历史还是美食的外形,“卷饼筒”与“饺”连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饼”的来历历史上关于“饼”的记载能查到的,最早出现在唐代张守节所撰《史记正义》里,《三家注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引《正义》:“太上皇时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不乐。”根据这一记载,汉高祖刘邦(公元前年或公元前年-公元前年6月1日)就曾经卖过“饼”,饼至少在秦朝就已经出现。而天台的“卷饼筒”用的是薄饼,唐朝令狐德棻主编的《周书》卷十八《列传第十》里有“使乃裂其薄饼缘”的记载,《周书》是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的纪传体史书。另据山东人的传说,山东的煎饼起源于诸葛亮,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围在沂河、涑河之间,锅灶尽失,而将士饥饿困乏,又不能造饭,诸葛亮便让伙夫以水和面粉为浆,将金(铜罗)置火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赤壁大战前,诸葛亮来到东吴,孙权设宴款待,周瑜做陪,席面上南北大菜齐备,足显东吴富足,开宴时周瑜将江东的特色菜归置在孙权的面前,以示固守江东之意,孙权也会意地笑望诸葛亮,诸葛亮命从人取来煎饼,将其余菜肴卷入而食,周瑜大惊:“先生欲席卷天下乎?”诸葛亮笑答:“江东独存”。孙权也取一张煎饼卷入除川菜以外的菜肴而食,并与诸葛亮会心的哈哈大笑。自此,双方联合大败曹兵。由以上的记载和传说可以推断,薄饼在汉朝末期就已经出现,并且可以卷菜而食,已经具备“卷饼筒”的基本样式。“卷饼”的来历“卷饼”的记载在宋朝李昉《太平广记》中即有:“以酥及五味熬之,卷饼而啖,云其味实佳。”《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七载:“赵温叔以荐举待命逆旅且半年矣,沽斗酒以椀饮,就盘内手攫猪头肉卷饼而食,势如风雨。”《全宋诗》卷82有方回写的诗句:“故园卷饼思新菜,冻井浇梅出暖泉。”《全宋诗》卷有汪元量写的诗句:“酱蘸生葱白,虀浇熟韭黄。洪炉催卷饼,匕首割烧羊。”可见在宋朝,卷饼就很普遍。当代也有许多人说,“卷饼筒”是济公发明的,也有说是寒山子发明的。但综合分析,这两种说法都不靠谱。卷饼筒祭祖天台的“卷饼筒”奇怪就奇怪在它不光是一种美食,还是一种祭祀用品,每年的清明、农历七月半、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用“卷饼筒”祭祖,这种全县统一的做法,不是一般人能号召起来的,必定是一种宗教信仰、名人示范、或者是官府指令才能做到。纵观天台历史,有这样实力的人只有宰相贾似道。假设如果是贾似道,他自己以“卷饼筒”祭祖,就为别人树立了榜样,他还有权通过官府在全县推广这一做法,再加上祭祖祭的是自己的老祖宗,符合中国人敬仰自己祖宗的传统,那么在全县推广就不是难事。版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文章: 来自河南的7大特色美食你吃过几种第1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zf/1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