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长出了软黄金范楼镇欧庄村280
依靠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和多年的种植经验,范楼镇通过发展韭黄产业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在范楼镇欧庄村,每年的11月到农历新年是村民们最忙碌也是最幸福的时候,因为在这短短几个多月的时间里,整个欧庄行政村亩韭黄可以卖到万元的价钱。眼下正是种植韭黄的黄金季节,我们一起去欧庄村看看韭黄的生长情况吧。
记者主持:“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范楼镇的欧庄村,数九寒天,天气是非常的冷,地上也下了厚厚的一层霜但在欧庄村的田地里,村民们却忙得热火朝天,他们在忙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在广阔的农田里,机械正在将一排排韭菜根连根拔起,不一会儿的时间,一亩地的韭菜根就全部被刨出土了。农机手告诉记者,以往都是人工刨,最近两年村民发明了刨韭菜根的专用机械,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范楼镇欧庄村农机手李令彪:“速度非常快,一天十亩地不成问题,要和人工比的话,相当于一百个人,人工刨一个人一天一分地,这台机器一天耕十亩地不成问题。”
由于韭黄的价格要比韭菜高得多,村民把一少部分成熟的韭菜卖掉,大部分依然留在地里,这样的韭菜根才能种出品质好的韭黄。
范楼镇农技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海森:“做韭黄的地上部分,基本上就不要了不用收割,等到霜打过之后,地上部分的韭菜叶子就会自然的慢慢萎缩,萎缩之后它的养分就停留在根的里面,这样它的根比较粗,比较壮,等到入窖之后,它的韭黄产量就高。”
据介绍,种植韭黄需要把韭菜根理成捆,然后转移到窖里,看似复杂。其实,理韭菜根的过程要更加复杂。记者跟随村民将刨出的韭菜根运到家里,看到院子里很多村民正在将成堆的韭菜根进行捆扎。
欧庄村支部书记苗培银告诉记者,和刨韭菜根不同,将韭菜跟捆扎需要大量劳动力,每年这个时候,前来欧庄村打工的村民络绎不绝。
记者:你这个工钱是怎么给你算的?
范楼镇陈目村村民张广玲:一天六十元
记者:你估计能打工多长时间?
范楼镇陈目村村民张广玲:两个月吧两个月
记者:两个月工钱能拿到多少
范楼镇陈目村村民张广玲:三千多块钱
范楼镇欧庄村支部书记苗培银:“每天早上到杨范路上来打工的人数,每天都不低于几千人,你像我们欧庄村有三个自然村每天都在两千人来这打工。”
据苗培银介绍,韭黄是将捆扎好的韭菜根放到事先挖好的一米多深的地窖里,再盖上稻草、秸秆等进行保温,通过浇水长成的。
记者在村里看到,很多村民正在晾晒成熟的韭黄,黄白相间的韭黄被整齐地码放在地头上,阳光下散发出金色的光芒。韭黄生长周期很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见效益,而且价格较高,被村民称为“软黄金”。
在欧庄村韭黄种植户李祥全的地窖里,他种植的韭黄已经成熟了,李祥全一家正在忙着收割韭黄。
记者:李大哥,你现在下了几窖韭黄了?
范楼镇欧庄村韭黄种植户李祥全:下了五六窖了还有五六窖还没有下。
记者:现在收割的是头茬韭黄吗?
范楼镇欧庄村韭黄种植户李祥全:是的,是的。
记者:我们这个效益怎么样?
范楼镇欧庄村韭黄种植户李祥全:效益一般的话,就是五六块钱一斤,一亩地光这个头茬就能卖到七八千块钱,再加上收割二茬就是一万多块钱一亩。
韭黄可以收割三茬,第一茬的产量最高,价格也相对最高。一亩地可以收获斤左右,行情好的话每斤可以卖到10元钱,而且不愁销路。在欧庄村,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种植韭黄的地窖。和村民李祥全一样,每到年末岁尾,每天天不亮,大家就忙碌起来,前来收购韭黄的商贩也是络绎不绝。经过简单的晾晒、装箱、打包,就可以直接运往南方各大城市。
记者:这韭黄是怎么收的?
范楼镇韭黄收购商欧阳林国:怎么收的?现在这个市场行情不好说,现在的行情也就是五六块钱斤吧
记者:你现在收了多少了?
范楼镇韭黄收购商欧阳林国:今天到现在已经收了一万多斤了,在这一个村,俺一般发个十几吨的一车一天发个十四五吨吧。
记者:都是发到哪里的?
范楼镇韭黄收购商欧阳林国:发往俺这边主要是发往常州,常州附近那几个城市都是上那去拿货去。
目前欧庄村韭菜种植面积达亩,依靠村里特有的沙土环境和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村民通过种植韭黄实现了增收致富。
范楼镇欧庄村支部书记苗培银:“欧庄村韭菜面积应该种到了两千八百亩,现在(韭黄)头茬已经陆续上市了,头茬、二茬、三茬(收完)到年底,光这一样收入就有三千万元左右。”
编后:种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鼓起钱袋子
一把鲜嫩的韭黄,从开始种植到收获,再到消费者的餐桌上,虽然历经的时间不长,却给当地老百姓带了实打实的高效益。欧庄村只是范楼镇发展韭黄产业的一个亮点,该镇的杨洼、汪洼、马庄、王庄等村也大力发展韭菜种植,面积达到余亩。村民们通过种好自家的菜园子,丰富了大家的菜篮子,也鼓起了自己的钱袋子。
记者:李超李倩
编辑:王锦飞
《凤城之声》
电台新闻热线
-
电视新闻热线
-
第一聚焦热线
-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zf/8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