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普定夏秋攻势丨万亩韭黄摇曳飘香农
坚持走科学种植道路,提高韭黄产量和质量。化新村为明后年韭黄丰收打下扎实基础。
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叶德富:我们拿老苗来分栽,省时、省力,来得快周期也很短,它的效果比较来得快。
响应政府号召,立足全县产业发展,打响我县韭黄品牌,做大做强我县韭黄产业。
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勇:我们普定县的韭黄以后在市场上这块要打遍全国走向全国。
韭黄的丰产丰收和稳定的销售渠道为农户发展韭黄产业增添了底气和信心。
化处镇焦家村村民王文华:韭黄的收入比原来的粮食收入多这样的收入就是说群众也心满意足了。
欢迎收看本期《话说普定》万亩韭黄摇曳飘香农民发展动力高涨
点击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详细内容看秀美定南,话普定发展。各位观众晚上好,欢迎收看本期《话说普定》。韭菜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之一,价格平淡,然而,将其进行“升级改造”成为韭黄后,身价则成倍增长,市场需求剧增。自我县开展“一县一业”工作以来,全县各乡镇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积极探索科学种植道路,紧跟县委、县政府的步伐,在做大做强我县韭黄产业的道路上迈步向前。今天我们就到化处镇的田间地头看一看韭黄第一次收割的成果如何。
坚持科学种植道路积极响应政府举措
化新村从年开始大面积种植韭黄,如今历时五年,化新村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韭黄也越种越多。一直以来,化新村坚持走科学种植的道路,今年,该村将原有的余亩韭黄进行分栽,为明后年丰收打下扎实的基础。
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叶德富:它的苗长到十多公分以后,我们就可以移植来栽,窝距掌握在30至35公分,它的茎秆起码要长到10多公分,到已经可以下套捂得的时候,我们就把新叶割掉,然后再拿罩子把它罩上去,罩上去以后我们就培土。
五年来,化新村总结出了韭黄种植方便、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特点,同时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将原来的稀种改良成密植,大大提高了韭黄产量,增加产值。眼下,化新村韭黄基地里连片的韭黄已经成熟,当下正是韭黄的第一次收割,分栽和密植后的效果明显,韭黄不仅产量提高了,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叶德富:我们拿老苗来分栽,省时、省力,来得快周期也很短,它的效果比较来得快。
放眼望去,韭黄基地里人头攒动,大家都在抢收韭黄,有人刨土,有人收割,有人捆绑,每一个动作都很熟练,另一边也正忙着装车,把韭黄送到公司去清洗,不落下任何一个环节。村民们忙碌的同时,都纷纷表示自己找到了一份“好差事”,在蔬菜地里务工让自己不用再为种庄稼而发愁,日子也越过也舒心了。
化新村村民缪毓兰:这会儿经济好转,生活也好转了,在里面做工的人大家兴高采烈的,欢天喜地地做工,又得钱,化新村人民的生活也好了。
为了响应政府号召,立足全县产业发展,今年化新村韭黄的销售方式和以往大不相同,原来该村韭黄均为自己联系省外客商销售,今年则由金荷公司统一收购,再由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包装售出,目的是保障全县韭黄销路,打响我县韭黄品牌,做大做强我县韭黄产业。
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勇:从以前我们销售这块基本上是属于单打独斗,那么现在我们要以政府这块为主要目标,现在由金荷公司来统筹,这么做的目的,也就是将来为了保护我们普定县以后十万亩韭黄的销路,而且一定要把我们的品牌打出,要以我们普定县的韭黄以后在市场上这块要打遍全国走向全国。
水母河流域农业示范园区韭黄迎首次收割
同样忙碌的还有水母河流域农业示范园区,今年园区迎来了韭黄的首次收割。在园区内,30余名工人正聚集在韭黄地里收割韭黄,干劲十足,场面十分热闹,收割、捆扎好的韭黄在装框后被运往加工车间进行清洗,而在加工车间里,另外30余名工人则分工协作,按照工序认真清洗韭黄,再将洗干净的韭黄摆放到架子上沥干水分,等待装箱发货。
首次收割的这批韭黄大约有斤左右,在清洗包装结束后,收购商将连夜运往浙江,进入当地的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行销售,据收购商介绍,到普定收购韭黄一年多以来,普定韭黄在当地市场非常受欢迎,常常供不应求。
浙江收购商绿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金晓枫:我们从浙江过来,然后这边的韭黄品质高质量也好,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在这边开始收购,开始合作了,然后在那边的市场基本上是供不应求,因为现在我两个市场都供不到货了,所以说这边的韭黄有多少我收多少。
这一次的收割实际上是拉开了该园区韭黄收割季的一个序幕,即日起至春节前,园区内每天都将是这样繁忙的丰收景象,而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和熟练程度提高,每天的发货量将与日俱增,最大限度满足各地收购商的需求,销往浙江、广东、安徽等地。
水母河流域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员张振文:今天这个韭黄八千斤左右发往浙江,它每天都会上升,今天第一次,把今天过了明天它继续会上升,每天在斤至斤左右,继续发浙江和深圳一带,一直要持续到过春节前每天都保持的。
据了解,水母河流域农业示范园区种植韭黄余亩,自去年底开始种植韭黄以来,这是第一次收割,亩产量达斤至斤左右,以后每年可以割三次,初步估算下来,每亩地一年可产韭黄斤至斤左右,以当前5.5元每斤的单价计算,每亩可实现经济收入4万元左右。韭黄的丰产丰收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让农户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更为农户发展韭黄产业增添了底气和信心。
化处镇焦家村村民王文华:当时老百姓心里还是有包袱,现在大家都很高兴韭黄的,收入比原来的粮食收入多,这样的收入就是说群众也心满意足了。
化处镇焦家村村民王庆芬:我们在里面干活工资每天是70元,今天就是收韭黄了,就开始洗韭黄,收入比我们以前种庄稼要好两三倍,以前种庄稼没有这么好,现在天天只要出门干活就是有钱赚的。
今年,我县把韭黄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产业革命的重要支柱,在全县推进10万亩韭黄种植,如今已成为带动我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优势产业。今年首次收割这满地金黄,也为全县农民增添了脱贫致富的动力,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感谢收看本期栏目,再见。
编导|李志星
主持人|谌雪摄像/撰稿|张文霞杨田视频编辑|李竹石
图文编辑|谌雪
审核|骆世明罗华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z/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