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厨师的三不沾沾住了乾隆皇帝
白巅风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满清一朝,“康乾盛世”之誉有口皆碑,这是康熙皇帝和他的皇孙乾隆创建的历史功勋。乾隆帝从小在祖父康熙身边长大,处处仿效康熙,事事步康熙后尘,也曾六次南巡,游山玩水,奢侈豪华,一路修建几十座行宫,耗费大量钱财。一次南巡驻跸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古称相州),知府献上的御膳中有一品彰德地方特色风味名吃“炒三不沾”,油润光泽,香甜可口,齿颊滑爽,乾隆皇帝食之,顿觉从未有过的殊味满口盈香,即命司膳太监详细询问了炒三不沾的制作方法,从此乾隆皇帝用膳再也少不了炒三不沾了,成为宫廷御膳房不可少的名菜。乾隆皇帝像
说到“炒三不沾”,还和长垣厨师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明朝年间,安阳称为相州。相州府衙有一位来自长垣厨师窝的官府菜名角蔡姓厨师管厨。某属县一知县听说府衙蔡厨役技术高超,人品高尚,恳求蔡厨役帮忙顾请一位长垣厨师料理其家父的日常生活。当蔡厨役听说这位县令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时,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胞弟子欣推荐给他当家厨。蔡子欣到任后,果然不负所望,天天顿顿变换法儿烹制饭菜,老人心满意足。这县令老爸嗜好鸡蛋,顿顿都要吃鸡蛋做的食品,蔡子欣每天都做一味鸡蛋菜肴,什么卤鸡蛋、摊黄菜、韭黄炒鸡蛋、凹鸡蛋、蒸水蛋轮番烹制。殊不知馔无三日鲜,衣无隔年新,天长日久难免乏味。一天蔡子欣去请教哥哥,学来一品桂花糖炒蛋黄,色泽黄润,沙甜利口,桂花味浓,滋味独特。老人久吃不厌,天天都离不开桂花糖炒蛋黄。后来在老人的一次寿宴上,老人让前来贺寿的宾朋好友也分享口福,要家厨每桌上一盘桂花糖炒蛋黄。为能同时上桌,蔡子欣不得不用大锅制作。由于还没有用大锅炒制的经验,结果炒得太稀了,蔡子欣急中生智,勾入湿淀粉,边搅抄边加油,果然色泽味道更胜一筹,而且出锅时不沾锅不沾勺,吃着不沾筷子不沾牙,宾客连连拍手叫好,从此便有了“炒三不沾”的菜名。日后,这种特殊的做法和风味传遍官府和市肆民间,遂成为相州一带久盛不疲的风味名吃。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长垣县孟岗乡香亭村的李印斗在安阳同福楼饭庄学厨时,结合他的师傅黄秀对“炒三不沾”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在蛋液中加入几滴浓盐水,不仅加快了蛋白质的凝固,增强了淀粉的粘性,而且利用味的对比作用,使此菜滋味更甜香更纯正。四十年代,李印斗先后在郑州、徐州、南京、武汉、广州、重庆等城市大酒楼名餐馆操厨献艺时,无不把“炒三不沾”技术播撒于四面八方。
这位县令的老爹,晚年害上了便秘症,每隔一月四十天的就得求医用药。一天,医生私访了厨师蔡子欣,询问了解老先生的日常饮食和嗜好,蔡子欣特别说明了老人最爱吃鸡蛋的习惯,医生心中立马有了主意,胸有成竹地交待厨师:变蛋切块用醋泡姜末拌食可去大肠火治便秘。于是,蔡子欣创制了“糖醋熘变蛋”的新菜品。此菜将变蛋去泥去壳,清水洗净切为四瓣,挂酥起糊,先放热油锅內炸起成鼓,出锅沥油,再用姜末、蒜末、白糖和香醋制成糖醋汁,放锅内烹起,加入适量盐末,沸起,勾流水芡,加入炸好的变蛋块,翻两个身淋明油,即成。色泽金黄,香甜爽口,且有和胃润肠的特殊功效。天长日久,县令老爹的便秘症也真的治好了,再也不找医生求药了,受到县令和他老爹的热情称赞。在民间也传承下来,成为农家小院里一品风味别致的保健菜肴。附:炒三不沾制作主料:鲜鸡蛋12个。配料:桂花糖克,山楂糕丁50克,水粉芡30克。作料:熟猪油克,白糖克,盐水几滴。制法:1、鸡蛋破壳,用12个蛋黄4个蛋清,在碗内打开搅暄。2、锅内添水克,放白糖,水沸糖化撇沬后,盛碗内晾凉,滤去杂质,兑入敲好的蛋液搅匀,再加入桂花糖、粉芡和盐水,再搅匀。3、锅放火上,加入熟猪油克,中火烧至三成热,陆续倒入蛋液,用小火炒制,并不停搅动,逐渐加油,至鸡蛋不粘锅不粘勺时,端锅离火,盛入盘內。或在炒好的三不沾菜面上用山楂糕丁撒上寿字或喜字上桌。特点:色泽黄亮,软香嫩滑,香甜利口。选自《长垣烹饪文化密码》作者:魏鸿章 宋广民
上一篇文章: 爆款高点击量作品带着文化游名城老天津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xg/1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