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春韭香
?潮汕有句俗话:正月仔婿,二月韭菜。其中寄寓了农历二月正是韭菜收割的时令,上市的韭菜大多是鲜嫩可口、质优价廉的含义。潮汕人对韭菜的情感是深厚的,在粿品、春卷、糕点等多种传统小吃的馅料或者是配料中可见到韭菜。潮汕话中“韭”与“久”同音,在各大喜庆宴席上,韭菜更是不可缺少的寓意“长长久久”的菜品。
要问早春时节哪种菜最美味?相信多数潮汕人都会推荐:韭菜。农历二月是叶韭收割的时令,此时上市的韭菜,鲜嫩可口、质优价廉。虽然现在已是阳春三月,韭菜也还算是时菜哈。
潮汕人对于韭菜有着特别的感情,不但喜爱将其作为美食享用,因“韭”与“久”同音,人们还将韭菜寄寓了“长长久久”的美好希翼,在各大喜庆宴席尤其是婚宴上,都少不了一盘炒韭菜或者炒韭菜花。
淼淼查阅有关资料获悉,春韭菜,属百合科,叶细长扁平而柔软,按供食部分不同分根韭、叶韭、花韭和叶花兼用韭等类形,经软化栽培成韭黄,性喜冷凉气候。潮人多食用叶韭、花韭、韭黄。“二月韭菜”,指的是叶韭。
早春,是叶韭肥盛的季节,这个季节的韭菜营养价值高且非常适合食用。韭菜性温,可以补益肾气,旺盛精力。而春天人体肝气偏盛,木克脾土,因此,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食用韭菜刚好可以增强脾胃之气。
传统中医认为,韭菜性温,能够起到温肾助阳、益脾健胃、散瘀解毒、降脂的作用。韭菜适用于:反胃、尿血、痢疾、跌打损伤等症状。其中韭菜中含有的纤维比较多,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保持大便的通畅。但是,《本草纲目》也记载:“韭菜多食则神昏目暗,酒后尤忌”。现代医学认为,有阳亢及热性病症的人不宜食用。韭菜的粗纤维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韭菜,否则大量粗纤维刺激肠壁,往往引起腹泻。
潮汕有句俗话是:正月仔婿,二月韭菜。原因是,在潮汕地区有一风俗,为女婿者必在正月里(一般在元宵节前这段时间)上老婆的娘家拜见岳父岳母,一定要穿戴得光鲜漂亮。在聚族而居的乡村,正月里的村头巷道,时时可见衣着亮丽、拿着各种礼品的外乡男子,不用说,一定是某家的女婿来拜见岳父大人了,这是潮汕乡村一道风景线。
在潮汕人心目中,与“正月仔婿”这道风景线同等重要的,则是二月韭菜叶肥鲜嫩的景象了。韭菜可称得上是潮汕人最喜爱的蔬菜之一,许多潮汕小吃都采用韭菜作为主料或是配料。比如红桃粿、无米粿、薯粉粿等各种粿品,春卷、六角糕、包粄、捆粿等,虽然这些小吃都口味多样,其中馅料为韭菜的,却是最受欢迎的。
在普宁洪阳一个市场内经营一家粿品小店的陈阿姨告诉淼淼,平日里,各种韭菜粿是最受欢迎的,尤其是正月之后,祭祀活动有很多,韭菜粿总是供不应求。但是,就红桃粿来说,韭菜馅的包起来比糯米馅、芋头馅的都要麻烦,因为韭菜馅的水分比较多,包起来容易裂开,包的时候需要更加细心。韭菜粿除了美味,还蕴含着好意义,所以有传统祭祀活动,大家都爱买韭菜粿。所以,一到传统节日,韭菜粿都是限购的,一般都是销售其他馅料的为主,每位顾客就只配搭几个韭菜粿,大家在祭祀的时候,会把代表好意义的韭菜粿放在最上方。
除了韭菜之外,韭黄和韭菜花,也都深得潮汕人的喜欢。对比韭菜来说,韭黄韭花的韭香更浓,但价钱要比韭菜贵上许多。
在潮汕地区,农历二月是叶韭的收割时节,而农历四月之后,菜农们会开始逐渐留下韭菜,等到入立秋前后,就可以收割韭菜花。自然生长产的是韭菜青,如要产韭菜黄,收割完不等发芽便得用特制的瓦钵来遮光,不用一个星期,便可以收割韭菜黄了。
韭菜除了用来当小吃的馅料外,韭菜炒虾、韭菜猪红、韭菜炒面线都是人们喜爱的家常菜。韭黄除了可生炒之外,还可以用来煎蛋,韭香蛋香融合,美味又爽口。而韭菜花在潮汕地区被誉为名贵菜,酒店、餐馆等地的大型宴席一般都可见到。韭菜花的家常做法也有许多,韭菜花加鱼露素炒、韭菜花炒鲜鱿都非常受欢迎。
本文特别感谢乌肥伯的摄影支持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cp/1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