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刊点南宫ldquo国字号r

走进南宫市胡街道办事处小关村的黄韭种植基地,一股浓郁的韭香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积极备货,将这些黄韭根栽入特制的花盆内,做成独具特色的黄韭盆景。负责加工的关红军是这里的一名员工,看着一盆盆被装好的黄韭,他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种植基地员工关红军:我有4亩地流转给合作社种韭菜用,流转的费用就是两千多块钱地租,然后我在这打工,离家又近,一个月挣两千多块钱,一年也能挣两万多块钱,又近又方便挺好。

在小关村像关红军这样的村民不止他一个,张红娣也是其中一名,她告诉记者,在这上班离家近,既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又能有份收入。

种植基地员工张红娣:离家又方便,我觉得挺好的,一天是一百块钱,然后加个班什么的,又能多挣点,反正一个月就是三千多块钱。

别看现在村民们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过去的小关村可不是这样,没有特色产业,村民收入来源单一。在年,小关村建立了黄韭生产基地,基地把农户集中起来,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最后统一销售,几年下来,黄韭盆景更是供不应求,黄韭的价格也是翻倍增长。同时,小关村通过探索,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将黄韭销往北京、天津、石家庄,以及济南各大中型城市,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国字号黄韭品牌。

小关村党支部书记关元成:我们这个黄韭盆景现在已经进入销售旺季,就这两天接订单,有五千多盆,销售额达到三百来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左右,亩产值在一万五千元左右,我们村一年的总产值在一千七百万左右。

据了解,北胡街道办事处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宫黄韭”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近年来,他们通过采取“村委会+合作社+专业公司+农户”模式,让贫困户流转土地得租金、打工赚薪金、入股分股金。截止目前,该基地拥有黄韭露地播种面积亩,黄韭窖面积亩,年产黄韭万公斤。农民亩均年增收2.5万元。

北胡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李峰:为了推动黄韭产业的更好发展,明年我们准备推动整个黄韭产业从分散种植向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种植进行集中转变,集中打造两千亩以上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升南宫黄韭的内在品质,和提升南宫黄韭的商标品牌价值,让群众通过这次转型获得更大的收益。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s-zodiac.com/jhjz/13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